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希望与中国开展更多合作”
http://www.CRNTT.com   2023-12-15 17:47:20


 
  “智慧交通的管理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深圳是人口、车辆、道路密度都很高的城市。“这几天,我在深圳早高峰出行,很少遇到交通拥堵,绝不是因为我运气好,是交通管理得好!”利肯结合自身经历说,世界很多大城市都面临交通拥堵难题,“深圳智慧交通的管理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深圳智慧交通发展的成效主要体现在数据高融合、基建高标准、管养高智能、运行高效能、服务高品质、安全高可靠、产业高质量等方面。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介绍,交通运输局接入超3万路全行业视频,2000余套设施监测设备,汇聚跨部门的交通行业初始数据1169项,每日更新数据160GB,约6亿条,82项业务算法、超1500项业务指标,提供超769个业务场景数据模型。

  “自行车、私家车、公交轨道畅通并行,在智慧出行和绿色出行方面,深圳做得很出色!”斯洛伐克驻华大使彼得·利扎克对当地实现数据的高度融合表示赞叹。

  今年以来,外交部已组织驻华使节赴广西、重庆、青海、浙江、江苏、宁夏等地考察并举办多场对接交流活动。此次参访深圳是今年“驻华使节地方行”活动的收官之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