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海安经开区:“科创强区”的高质量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24-01-07 14:56:12


  中评社北京1月7日电/据新江苏客户端报导,近日,总投资10亿元的北材南通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精密不锈钢板带项目在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投产。该项目年产冷轧精品不锈钢60万吨,年新增开票销售超100亿元。这是海安经开区实现不锈钢新材料高端化、特色化发展的重大成果。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海安市委常委、海安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张勇华说,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推进“科创强区”,向科技创新要新质生产力。

近七成规上企业有研发投入

穿梭在海安经开区企业间,处处感受到涌动的创新热潮。选择创新,掌握先机,才能赢得未来。

海安经开区现有各类工业企业2400家,其中规上企业有367家。加速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成为许多企业制胜之道。亚太轻合金有限公司引进北京科技大学刘新华博士团队,开发出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整体底盘铝材、航空铝管等高端产品,一举扭转产品结构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强的状况,全年销售有望突破30亿元。

海安经开区除了与国内高校和大院大所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还引进上海交大、太原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北京机电研究所等在本地组建研究院,开展个性化的院企对接合作。数据显示,海安经开区连续10年成功举办“创新创业在海安”“两院专家走进海安”开发区专场活动,与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协议900个,合作项目总额3.7亿元。

截至2023年12月底,海安经开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73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47%;2023年以来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7家,规上企业有研发活动数占比达67%,企业研发投入增幅12%;完成专利授权总量1500件,其中发明专利320件。全区每年新增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项目120多个,年净增工业应税销售60%以上来自产学研合作。

研发平台长成一棵“产业大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