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校外培训机构跑路,钱都去哪了?
http://www.CRNTT.com   2024-01-09 10:02:16


 
  监管账户有待完善
  法律依据尚不明确

  教育部等部门2022年底发布的《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中要求,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培训收费实行指定银行、专用账户、专款管理。培训机构收费应全部进入本机构收费专用账户,不得使用本机构其他账户或非本机构账户收取培训费用,收费账户应向社会公开。

  记者注意到,在教育部、中国消费者协会此前发布针对校外培训的提示中还专门提到,要注意缴费安全,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完成培训缴费,切勿通过转账或现金等方式将培训费用支付给除预收费资金监管账户以外的任何账户。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北京市教育法治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姚金菊告诉记者,“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由教育部主办,由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进行网站运维,2023年7月24日正式上线。目前,地方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已经能够在线对入驻平台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日常监管、风险核查、实时跟踪和在线调度管理。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副院长蔡海龙告诉记者,目前该平台已经收纳了一定数量的校外培训机构,进入白名单的机构也和相关的银行签订了协议,“但还需要进一步推动校外培训机构的参与度”。

  “目前整个校外培训监管的法律依据其实不太明确,甚至是存在争议的。”蔡海龙表示,因为上位法的依据并不充分,各个地方基层在具体执法的时候很难找到充分的法律依据,因此也面临着执法机制不健全、执法力量得不到保障、执法流程不通畅的问题,在与其他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

  “非学科机构的监管问题较为复杂。”宋瑞勇称,非学科机构的监管涉及多个主体,同时在涉及比较深入的标准、程序和进度上,全国各地实施情况都不太一样。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