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五国智库合作发布中国经济《大国复利》报告
http://www.CRNTT.com   2024-04-01 00:43:23


 
  在“主题演讲及研讨二”环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政治学教授、地缘政治经济研究小组联合主任拉迪卡·德赛(Radhika Desai),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印度中国经济文化促进会秘书长默罕默德•萨奇布(Mohammed Saqib),三大洲社会研究所研究员马可(Marco Fernandes),美国全球策略信息社华盛顿分社原社长威廉·琼斯(William Jones)围绕“高质量发展与国际合作”主题进行了研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研究员蔡彤娟主持这一环节。

  陈文玲表示,此次发布的报告有几个比较大的突破,一是实现五国研究;二是研究周期跨越了十年;三是报告提炼了大量数据,研究扎实。她认为,中国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中国未来将是开放的世界经济中一股强大的推动力量。同时,中国正在推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将释放出强大的潜力和动能。她认为我国已经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取得结构性突破,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我国应该补短板,换赛道,煅长板,双循环。

  拉迪卡·德赛强调,与全球化一样,中国正在赋予“复利”以新的含义。但在金融化的西方,复利的崇拜者却幻想着金钱会自行倍增。相比之下,本次发布的报告完全将“复利”视为生产的延伸:以国家“财富增长和资产保值增值”等为特征,通过“以创新驱动的举措、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促进绿色发展”,实现“收益稳定和长期积累”。如果参考报告中的建言,未来中国能够达到何种发展高度,值得期待。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