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当前台湾民众看待两岸关系的矛盾心态分析
http://www.CRNTT.com   2024-05-28 00:10:09


 
  (二)台湾民众的统“独”立场呈现“维持现状、拒统趋独”态势

  长期以来,岛内诸多民调结果均显示,台湾民众的统“独”立场始终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格局,即六成左右岛内民众支持“维持现状”,且近年来这一比例仍有攀升的势头,表明岛内主流民意对于台湾前途深感迷茫;支持“台湾独立”者大概在二成至三成之间,支持两岸统一者不到一成。根据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的长期追踪民调显示,台湾民众支持“维持现状”的比例由2000年的48.7%升至2023年的61.1%;支持统一的比例由2000年的19.4%减至2023年的7.4%;支持“独立”的比例由2000年的14.7%增至2023年的25.3%。〔8〕另据“远见民意研究调查”2008年以来长期观察民众统“独”立场的变动趋势看,赞成“台湾独立”的比例从2022年的28.7%减少至2023年的25.2%;认为“两岸先维持现状再看”,也从2022年的32.4%减少至31.9%,赞成与大陆统一从6.1%上升至8.5%;“永远维持现状”则达到历年新高,占27.6%。若将“先维持现状再看”与“永远维持现状”合幷为“维持现状”,可发现“维持现状”继2009年12月之后再次来到59.5%的最高点。〔9〕

  与其他年龄层民众相比,虽然台湾青年更缺乏两岸统一的意愿和动力,更加希望“台湾终极独立”,但近年来由于深受大陆流行文化等软实力影响,加上热衷于使用抖音、小红书等大陆社交媒体,通过互联网接受海量大陆信息,台湾年轻世代对大陆幷不反感,希望两岸和平发展与交流合作,不愿意因卷入统“独”争议而影响他们的生活,更不愿意为实现“台独”目标而卖命,其统“独”立场较其他年龄层可能更容易发生变化。俄乌冲突重创乌克兰,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和流离失所,让台湾年轻人看清战争的本质就是流血与残酷,更不愿意上战场当炮灰。如《远见》“2023两岸和平调查”显示,近七成(69.0%)20至29岁民众不愿意让自己或家人上战场,高于整体。〔10〕《远见》于2023年11月下旬进行的“2024民心动向大调查”显示,当两岸发生战争时,只有19.5%受访民众愿意“参军保卫台湾”,不过真正最接近兵役年龄的20至29岁民众,愿意去参战的比例低于30至39岁民众和40至49岁民众。〔11〕由此可以看出年轻世代对于两岸发生战争的忧虑和缺乏上战场的意愿。因此,多数台湾青年幷不认同民进党的“以武谋独”,也反对给他们生活带来直接影响的“兵役延长至一年”的改革,这显然是民进党在2024年选举中流失大量青年选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支持两岸交流合作与对话沟通是岛内主流民意

  在对待两岸交流合作的态度上,不同政治背景的民调机构所作民调呈现出大致相同的结果,多数台湾民众希望新冠疫情大流行结束后两岸应该加强交流合作与对话沟通,以减少两岸对抗、缓和紧张关系、降低战争风险,这充分反映出“求和平谋合作促交流”是岛内主流民意期盼。《远见》“2023两岸和平调查”显示,即便两岸关系紧张,仍有74.4%的受访者认为,两岸应该增加互动,仅13.3%主张减少交流;希望两岸增加互动的比例创该调查诞生以来新高,与2022年相比大幅增加15.6个百分点,减少交流的比例则减少10.9个百分点。当被问及民众希望台湾当局采取哪些作为来避免战争,46.2%民众认为要“与中国大陆维持对话交流”,远高于需“与美日等国保持友好关系”(24.4%)和“持续军购,加强军备”的比例。〔12〕《远见》“2024民心动向大调查”显示,66.5%受访者主张两岸应增加互动,为历次民心动向调查以来最高,仅20.0%主张减少交流。〔13〕《联合报》“2023两岸关系年度大调查”显示,台湾民众认为“台独”是两岸关系的最大变数。对于蔡英文处理两岸关系的表现,民众以负面评价居多,高达四成九不满意,三成八满意。〔14〕八成五民众认为两岸有必要继续维持沟通管道。〔15〕《菱传媒》12月最新民调也显示,高达61.62%的受访者赞成与大陆全面对话交流沟通以避免两岸发生战争的风险,为8个月以来最高。〔16〕在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六成选票投给了反对民进党“抗中保台”路线、支持两岸沟通协商与交流合作的国民党和民众党候选人,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台湾主流民意对于改善两岸关系的期待。

  不过,尽管大陆一直强调“九二共识”是维护台海和平的“定海神针”,但在民进党当局的长期“污名化”和“台独”宣传之下,台湾民众对两岸交流合作政治基础的认知存在误区,对“九二共识”的认同度亟待提升。“2023年天下杂志县市民意调查”显示,仅有30.4%的人同意“承认‘九二共识’可以守护‘中华民国’”,其中39岁以下年轻选民的认同度只有24%;即使是非常担心两岸开战的民众,也只有半数同意接受“九二共识”就能保护“中华民国”。〔17〕这是否意味着,“九二共识”在台湾的政治市场正在不断萎缩,期待改善两岸关系的民众,也未必将“九二共识”视为解方,颇值得后续关注。

  (四)台湾民众对大陆惠台政策和赴陆发展的看法存在分歧

  一方面,随着大陆迅速崛起尤其是经济增长创造的巨大机会,加上各地各部门一系列惠台措施的陆续推出,对台湾民众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有吸引力,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尤其是年轻世代出于自身现实利益考虑,愿意到大陆就业创业,享受惠台政策红利,寻求发展机会。根据历年《联合报》“两岸关系年度大调查”显示,台湾民众赴大陆就业(工作)意愿在2018年攀升至43%高点,2020年至2022年虽因新冠疫情影响低于三成,2023年调查已回升至31%;愿意到大陆创业的意愿,同样在2018年达到30%高点后,2020年至2022年都维持在19%左右的低点,2023年调查也回升至21%。交叉分析发现,20至29岁和50至59岁世代有意愿赴大陆就业者各占34%及40%,比率较高;至于目前在读学生中,则有46%不排斥前往大陆就业,较2022年大幅增加12个百分点。〔18〕《远见》“2024民心动向大调查”也显示,台湾民众赴大陆发展(包括投资、工作或求学)的意愿由一年前的10.1%回升至12.4%(最高点为2018年的34.4%),仅次于美国(17.6%)和东南亚(13.1%);其中20至29岁年轻人赴大陆发展意愿的恢复程度最为明显,由一年前的3.0%大幅攀升至13.7%。〔19〕随着大陆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和台湾经济增长乏力,岛内民众赴大陆发展的意愿继续攀升是一个可预见的趋势。

  另一方面,台湾民众对于两岸交流合作尤其是两岸经贸合作仍然存在一些担忧和顾虑,对于大陆的惠台政策与“让利”措施有着既期待又怕受伤害的矛盾心理;既希望扩大两岸交流合作以促进台湾经济发展,期待大陆的“惠台让利”给台湾带来实际的经济利益,但又担忧大陆藉助对台“经济让利”来进行“政治统战”、逼迫台湾做出“政治让步”,担心两岸经贸合作不断深化损害台湾“主权”、“国家安全”及民众切身利益。关于两岸经贸关系走向,民众看法也呈现明显分歧。《联合报》“2023两岸关系年度大调查”显示,尽管台湾对大陆的贸易依存度居高不下,但仍有四成民众认为两岸应加强经贸合作,三成六主张维持当前水准,只有一成八主张两岸应减少经贸合作。〔20〕2022年“台湾‘国家安全’研究”(TNSS)调查显示,41.6%的受访者主张台湾应该加强与大陆的经贸关系,40.3%的受访者主张降低与大陆的经贸关系,与2020年调查相比,二者分别增加1.4和5.1个百分点。该调查还显示,高达58.5%民众同意“如果台湾在经济上太依赖大陆,将来大陆会利用经济来要求台湾做政治上的让步”,远高于不同意的34.8%,与2020年调查相比,二者分别增加0.8和1.2个百分点。当被问及大陆惠台政策对台湾未来发展有害还是有利时,仅36%的受访者认为“有利”,其中认为“非常有利”的比例仅6.1%;高达46.6%的受访者认为“有害”。由于该民调主要是针对生活在岛内民众所作的调查,可能难以涵盖大多数在大陆就业创业的台湾民众(惠台政策的主要受益者),因此上述调查结果很可能存在部分失真和偏差,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客观反映了部分岛内民众对惠台政策的认知误区。

  三、余论

  寄希望于台湾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方针政策。在当前依然复杂严峻的台海局势下,台湾民众看待两岸关系的心态呈现出多重矛盾性的特征,台湾民众如何看待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以何种态度参与两岸交流合作,不但影响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民意基础能否延续,而且关系到能否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共创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光荣伟业。从这个意义上说,台湾民众看待两岸关系的矛盾心态将对两岸关系走向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当前台湾民众看待两岸关系的心态出现了若干积极变化,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克难前行”。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不满意民进党当局处理两岸关系的表现,希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不愿意两岸同胞兵戎相见。这将对试图推动两岸“脱钩断链”、导致台海“兵凶战危”的民进党当局构成巨大的民意压力,可能迫使赖清德上台执政后不得不作出开放两岸交流的姿态,在阻挠、限制两岸交流合作上有所顾忌。台湾主流民意支持两岸交流合作与对话沟通,新冠疫情大流行结束后岛内民众赴大陆学习就业创业的意愿止跌回升,这无疑有利于两岸民众化解歧见、增进瞭解、提升互信,为推进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与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夯实民意基础。随着大陆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台湾年轻人选择来大陆发展,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将成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推进祖国统一进程的生力军。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意识到,当前台湾民众看待两岸关系的心态中仍然存在不少不利于两岸融合发展与祖国统一的消极因素。台湾民众的统“独”立场仍然呈现“维持现状、拒统趋独”态势,对于两岸交流合作仍然存在若干担忧和顾虑,及对于美国愿意“出兵保护台湾”的“迷之自信”等,都会对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增添不小的变数。一则可能使得进一步扩大深化两岸交流合作面临民意掣肘,使得台湾民众对大陆的敌意与“恐中”心态以及“倚美论”都难以在短期内彻底消弭。二则成为长期掌控岛内执政权的民进党和“台独”势力继续操弄“反中”议题,干扰两岸交流合作的心理基础。三则给了台湾当局(无论哪个政党执政)以主流民意不支持为藉口“以拖待变”,拒不与大陆开启政治协商谈判的理由,使得两岸“民主协商、共议统一”或将因为人为障碍变得遥遥无期。

  长远来看,决定两岸关系走向,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关键因素是国家的发展进步。〔21〕同样的,祖国大陆的发展进步也是引导台湾民意转变的决定性因素。踏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祖国大陆如何因应当前错综复杂的台海局势,在保持国家发展进步的良好势头、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持续落实落细惠台政策措施,尊重、关爱、造福广大台湾同胞,积极争取台湾民心,主动引导台湾民众看待两岸关系的心态朝向更加有利于推进两岸融合发展与祖国和平统一的方向转变,是当前以及未来一个时期推动对台工作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注释:

  〔1〕陈星:《两岸融合发展的若干概念性思考》,《现代台湾研究》2022年第3期。

  〔2〕《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人民日报》2023年11月17日第1版。

  〔3〕郭振家:《跨越“修昔底德陷阱”?——中美战略困境与台海的未来》,香港《中国评论》2022年10月号。

  〔4〕〔17〕《2024“总统大选”,最大规模民调解密:近半民众忧开战、“九二共识”市场萎缩》,台湾《天下杂志》网站,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7580。

  〔5〕《2024“总统”选清调查》,台湾ETtoday民调云,https://www.ettoday.net/survey/survey.php?id=573。

  〔6〕〔16〕《菱“总统”民调2/61.62%民众盼跟中国(大陆)对话交流 53.1%认两岸3年内不会开战》,台湾《菱传媒》网站,https://rwnews.tw/article.php?news=13329。

  〔7〕《6成6“国人”盼对美中维持等距》,台湾联合新闻网,https://udn.com/news/story/8625/7477214。

  〔8〕《台湾民众统“独”立场趋势分布(1994年12月~2023年12月)》,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网站,https://esc.nccu.edu.tw/PageDoc/Detail?fid=7805&id=6962。

  〔9〕〔10〕〔12〕《<远见>2023两岸和平调查/近六成民众希望两岸维持现状、达历年高点》,台湾《远见杂志》网站,https://www.gvm.com.tw/article/106795。

  〔11〕〔13〕〔19〕《2024<远见>民心动向调查:37.8%民众对经济悲观!6成希望两岸多互动》,台湾《远见杂志》网站,https://www.gvm.com.tw/article/108852。

  〔14〕《2023两岸关系年度大调查 “台独”是两岸最大变数》,台湾联合新闻网,https://udn.com/news/story/8625/7477181。

  〔15〕〔20〕《8成5民众:两岸需要维持沟通》,台湾联合新闻网,https://udn.com/news/story/8625/7477203。

  〔18〕《5成7民众盼永远维持现状 新高》,台湾联合新闻网,https://udn.com/news/story/8625/7477218。

  〔21〕国台办、国新办:《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17页。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4年4月号,总第316期,P61-67)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