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东莞方案》:创新两岸融合发展实践的典范
http://www.CRNTT.com   2024-08-28 00:12:45


  中评社╱题:“《东莞方案》:创新两岸融合发展实践的典范” 作者:王鹏(广州),暨南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台湾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陈蝶欣(广州),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台湾经济研究所硕士生/研究助理

  【摘要】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两岸共同发展、推进祖国统一与民族复兴的有效路径和必由之路。在当前两岸关系依旧复杂严峻的背景下,《东莞方案》的出台实施,对探索和创新两岸融合发展新路起到示范和借鉴作用。推动《东莞方案》落实幷取得实效,得益于东莞具备促进两岸创新发展合作的基本条件,也面临着两岸关系发展受困、两岸供应链发展受阻、两岸产业贸易合作受限和台湾企业与民众利益受损等困难和挑战。《东莞方案》的出台实施为台胞台企分享更多大陆发展机遇和成果,对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具有先行先试的实践意义。探索以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实践的可行路径包括:一是两岸携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支持台胞台企融入新发展格局,三是联合打造两岸共同市场,四是共建两岸创新发展合作家园。

  深化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2023年9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出台实施《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东莞方案》)。该方案的出台,明确释放了两岸创新发展合作的政策信号,为推进两岸融合发展提供了实践契机。①2024年6月14日,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在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专题推进会上强调,要“贯彻落实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新成效”,为我们深刻把握两岸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和部署要求提供了重要遵循。②

  在当前两岸关系依旧复杂严峻的背景下,深入阐释《东莞方案》的特点及内涵,分析东莞促进两岸创新发展合作的基本条件,探讨当前背景下深化两岸融合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阐明《东莞方案》对当前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实践意义,进一步探索以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实践的可行路径,有助于从战略和全局上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在理念思路上不断深化、在政策制度上不断完善、在实践探索上不断突破,加快以两岸创新发展合作引领和推动两岸融合发展走深走实。

  一、《东莞方案》的特点及内涵

  《东莞方案》是首个国务院批准在广东设立的对台合作重大平台,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又一个国家级重大合作平台,为东莞探索新形势下加强两岸创新发展合作和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提供了有利契机。该方案的特点及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赋予东莞“四新”的战略定位

  《东莞方案》赋予东莞“四新”的战略定位,提出将东莞打造成为两岸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两岸科技创新合作的新高地、两岸社会人文交流的新枢纽、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交流合作的新平台。③在粤港澳大湾区搭建台胞台企融入新发展格局、参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平台,探索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有利于整合大湾区对台交流合作优势资源,共享大湾区发展重大机遇,共创大湾区美好未来。

  (二)部署三大关键领域的工作任务

  《东莞方案》具体部署了12项重点任务,主要聚焦产业、市场、民生三大关键领域。在携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包括推进台资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两岸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等;在携手打造两岸共同市场方面,包括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支持拓展国内大市场、携手扩大对外开放;在携手共建两岸交流合作美好家园方面,包括加快建设两岸交流合作平台、畅通人才就业创业渠道、营造安居乐业优良环境等。

  (三)为台企转型升级提供政策保障

  《东莞方案》的具体条款聚焦于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创新型产业发展以及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革新,在省市层面都将陆续出台相应配套政策,进一步促进在莞传统制造业台企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东莞台企纺织、汽配等传统制造业聚集,发展基础深厚,但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随着《东莞方案》落地,相关部门可以在台企转型升级过程中,给予企业创新研发辅导和税收等支持,促进企业走向智能化、数字化。

  (四)为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提供示范

  《东莞方案》立足东莞对台交流合作基础和粤港澳大湾区资源禀赋,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深入推进要素开放和制度开放,充分发挥台胞台企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产业发展方面,两岸的生产要素各有优势,关键是要有一个创新发展合作的平台,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有助于双方对接洽谈,提高优势互补的效能。

  二、东莞促进两岸创新发展合作的基本条件

  东莞是台商进入大陆最早、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台企最集中、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素有“台商大本营”的美誉,在两岸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方面具备良好基础,这为东莞促进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提供了基本条件。

  (一)建有两岸企业对接的重要平台

  自1988年首家台企进入东莞以来,全市累计批准台资企业超过一万家,约占全国十分之一;目前在莞台胞超过5万名,素有台商“第二故乡”之称。为助推台资企业开拓内销市场,2010年起东莞市政府与台北世贸中心合作举办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十四年来从未间断,已成为两岸持续举办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台湾名品博览会,在推动台商台企转型升级、产业对接合作、拓展内销市场、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台博会更是首次实现岛内22个县市参展全覆盖,14届台博会已累计吸引近360万人次。

  (二)具有独特的创新创业资源禀赋

  东莞正在打造两岸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引擎、科技创新合作的新高地、社会人文交流的新枢纽。松山湖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是国台办2015年授牌的首批青年创业基地,运营以来引进大批优质台湾青年创业项目。目前创业项目已超过250家,成功举办超过350场两岸青年交流活动,进驻项目涵盖生物技术、电子信息、互联网、新材料、VR、无人机、文化创意等多个新兴产业领域。东莞滨海湾新区也积极推动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加快建设国际开放创新创业社区、滨海湾青创城、大学科技园等双创载体,取得显着成效。

  (三)积极搭建政企沟通的坚实桥梁

  东莞台商在1993年成立了台商投资企业协会,迄今已成为大陆会员规模最庞大、组织结构最严密、服务功能最完备的台商群团,被时任国台办主任王毅誉为“天下第一台协”。东莞市政府依托台商协会,积极瞭解台资企业发展情况,推动惠台政策落地,搭建了政企沟通的坚实桥梁。同时,历届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台资企业,保持每年与重要台商座谈、听取建言献策的优良传统。市台港澳事务局2022年起建立百强企业联系走访机制,每季度走访调研、对口联系企业,积极协调解决企业日常经营中遇到的问题。

  (四)推动两岸交流合作的“双向奔赴”

  东莞各级政府始终以同理心为台胞解难题,比如东莞政府服务平台已实现台湾居民居住证与身份证同等便利使用,台商在东莞可以享受台湾健保服务等。东莞创建有一所专收台籍的台商子弟学校,开创了对台办学事务上的先河。另一方面,东莞台胞台企也始终在积极为“第二故乡”作贡献,特别是台商同胞在东莞打拼的同时,不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回馈社会,东莞台协历年来组织不计其数的公益捐款、助学、扶贫、救难等爱心关怀。④

  三、当前背景下深化两岸融合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6月14日,王沪宁主席在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专题推进会上指出,要“探索和创新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经验做法,研究解决政策实施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强化融合发展工作统筹和责任落实”。当前背景下,深化两岸融合发展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包括有:

  (一)两岸关系正常发展受困

  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政府与政客屡次在台湾问题上触碰中国底线,岛内“台独”分子为捞取政治利益也藉机不断破坏两岸关系。特别是2016年以来,连续执政的民进党当局一再破坏两岸交流合作的政治基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限制两岸产业合作和融合发展。民进党当局的所作所为,全然漠视经济发展规律,置台湾民生福祉于不顾,用“台独”的政治企图绑架台湾经济发展的未来,这是当前两岸产业合作和融合发展面临的最严峻挑战。

  (二)两岸供应链发展受阻

  民进党赖清德在2024年“5·20”讲话中释放了强烈“台独”信号,将延续甚至变本加厉地采取以政治目的干预经济、破坏市场预期的行动。受民进党当局政策影响,两岸的供应链将进一步面临发展制约。受制于愈发局促的发展空间、更高的供应链成本、出口竞争力下降以及不稳定的投资环境,民进党当局的激进政策只会迫使台商在岛内发展的成本上升、收益减少,投资意愿进一步下降,也会影响到在大陆投资的台企不得不重新考虑发展布局。

  (三)两岸产业贸易合作受限

  签署于2010年6月的海峡两岸经济框架协议(ECFA),为两岸贸易创造了重要的环境和规则保障。赖清德上任之际,否认“九二共识”,操弄“两国论”,违背了两岸签订ECFA的基本共识。⑤2024年5月30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自6月15日起对原产于台湾地区的润滑油基础油等134个税目进口产品,中止适用ECFA协定税率。⑥截至目前,ECFA中有接近一半的项目被终止,预计未来数年两岸产业贸易合作空间将会进一步压缩。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