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9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临港经济发展向新发力
http://www.CRNTT.com   2024-07-15 16:25:10


  中评社北京7月15日电/据新华社报导,一台往复式天然气压缩机的零件四散在VR培训教室中。戴上VR头盔,操作手柄,重达几公斤的零部件不仅可以“拿在手里”观察,文字介绍和操作注意事项也会浮现在视线中央。

  这个仿佛游戏外设的VR装备,是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带到2024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上的展品之一。“这套设备能够有效弥补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的短板,保障设备长期稳定运行。”海油工程特种设备分公司产品孵化制造中心信息化管理室主任祁尧飞说。

  在2024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上,从海工装备制造智能工厂到各类“大国重器”,再到进口海鲜、新鲜食材……众多展商带来的丰富展品展示了中国临港经济向新发力的丰富成果。

  临港经济是指地理位置毗邻港口、相关业务与港口有较高关联度、依托港口物流的便利条件发展而来的经济业态。在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真虹看来,发展临港经济是发展港口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摆脱单纯追求港口吞吐量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以港口带动临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模式,能使港口以更高效能、更有韧性、更便利的服务,形成与城市和谐发展的新局面,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真虹说。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计划到2030年未来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天津滨海新区正形成以海洋油气、装备制造、航运服务为代表的产业体系;南通坐拥千亿级船舶海工产业,突破关键技术50多项……多位与会专家表示,科技创新和数字化正在引领中国临港经济发展。

  参展商博迈科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天津港保税区的场地上,正在同步建设4个7层楼高的海工装备模块组,2025年,它们将服务于南美洲热带雨林附近的石油开采项目。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