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2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日本研究团队培育出肝脏类器官
http://www.CRNTT.com   2024-07-28 19:10:00


  中评社北京7月28日电/据新华社报导,日本横滨市立大学日前发布新闻公报说,该校参与的研究团队利用人类iPS细胞(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培育出肝脏类器官,给肝纤维化的实验鼠移植这种人造肝脏类器官可以改善肝纤维化症状。该研究有助于开发肝硬化的新疗法。

  公报介绍说,肝硬化是一种致命的慢性肝病,可能由病毒感染、脂肪肝和酒精性肝损伤等因素引起,除了接受肝脏移植外尚无根治方法,而肝脏移植面临着严重的供体短缺问题。肝硬化前期通常会经历肝纤维化过程,如果发展下去肝功能将明显下降,因此控制肝纤维化进程对于防止肝硬化非常重要。

  由于发育过程中的胎儿肝脏有很强的组织再构建能力,研究人员想到利用人类iPS细胞培育胎儿肝脏类器官的再生医疗方法。本项研究中,横滨市立大学和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构建了肝纤维化实验鼠模型,并为其肝脏表面移植妊娠中期实验鼠胎儿的肝脏,发现肝纤维化实验鼠的生存率明显提高,肝纤维化症状也得到改善。

  下一步,研究人员利用人类iPS细胞培育出与妊娠中期实验鼠胎儿肝脏相似的人造肝脏类器官,具有肝窦状隙和胆管等结构。给肝纤维化实验鼠移植这种人造肝脏类器官后,它们的生存率和肝纤维化症状均得到改善,各项肝功能指标也出现好转。研究还显示,移植人造肝脏类器官后,肝纤维化实验鼠体内未成熟的巨噬细胞被诱导分化成为抗炎型巨噬细胞,进而产生部分逆转肝纤维化的效果。

  相关论文已发表在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