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内地千万新农人 田野创业试身手
http://www.CRNTT.com   2024-08-11 17:55:01


 
  “国家鼓励什么我就做什么”

  2017年,汪义治大学毕业后前往北京,进入教育培训行业,从基层员工做到管理者,工作一路风生水起。对于回家种田的原因,他告诉大公报,自己一直有很明确的创业目标。在他开始思考未来发展时,他坚信一个原则:“国家鼓励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当他发现越来越多的政策指向鼓励“回家种田”、“乡村振兴”,小汪想起了自己的家乡。

  2023年2月,他从北京回到昭通,开启立足家乡的创业之旅。汪义治和伙伴在昭通成立农业咨询公司,为当地各中小型企业、农村合作社、返乡创业者提供一站式专业化的服务。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后,他发现这个市场有需求,却很少有人愿意为此花钱。于是,他调整方向,决定真正回归到田间地头。

  今年3月,汪义治在视频账号发了一条视频感慨地说:“干农业真的是惊心动魄啊!”在他身后,是去年十月份种下的200亩中药材白芨,“如果今年发芽率不理想的话,我恐怕是要收拾行李回城里打工去了”。还好,从今年情况来看,白芨发芽率达到了95%。由于白芨种植周期需要三到四年,今年发芽的白芨还没能产生效益。汪义治说,若按照2023年市场价25元/千克计算,到2026年仅白芨种植收入就可达到10万元左右。白芨是传统中药,乾燥茎块可入药,具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功效,还可用于美白化妆品,市场需求量大,价格可观。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