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吉字号”提档升级走向全国大市场
http://www.CRNTT.com   2024-08-23 16:02:55


  中评社北京8月23日电/据人民网报导,在第二十三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上,吉林大米、长白山人参等上百种分级分类“吉字号”农产品集中亮相,吸引全国各地采购商、消费者咨询购买。

  作为农业大省,吉林省正加大优质农产品研发,强化全产业链标准引领、品牌建设,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一批“吉字号”走向全国大市场,实现从质优到价优。

  功能多元 产业链更长

  在长春农博会上,近400家企业齐聚精品农业展厅。展台前,玉米粒、木耳茶、人参饮料等各种产品琳琅满目。

  来自吉林省公主岭市参展企业的一款玉米须茶吸引不少消费者驻足。每年秋收前,企业将玉米棒子上的玉米须人工采摘后,经过除尘、阴干、灭菌等多道工序制成玉米须茶。“通过深加工实现了‘变废为宝’,虽然产量不高,但年产值有四五百万元。”该企业负责人吴广志说。

  吉林省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这几年,吉林省围绕玉米精深加工,将玉米汁、玉米秸秆餐具等一批玉米产品推向市场。过去看似廉价的玉米棒子,通过产业链条延伸,卖出了好价钱。如今,吉林仅鲜食玉米加工年产值就达40亿元。

  不仅主食更加多元,一些特色农产品也出现新吃法、新用法。展会上,长白山黑木耳变身木耳脆片、木耳冰淇淋,长白山人参变身人参饮料,受到消费者欢迎。

  目前,吉林省正在打造玉米水稻、肉牛肉羊、果蔬等十大产业集群,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加快发展。吉林正从“粮仓肉库”升级为百姓的“中央厨房”。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