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2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我国外债结构保持稳定
http://www.CRNTT.com   2024-10-01 14:52:41


  中评社北京10月1日电/据人民网报导,,国家外汇管理局9月30日公布的中国外债数据显示,2024年二季度,我国外债规模较2024年一季度末回升,结构保持稳定。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25453亿美元,较2024年3月末增长327亿美元,增幅1.3%。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占比49%,较2024年3月末上升1个百分点;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占比44%,与2024年3月末持平。

  “多重因素综合影响下我国外债规模稳中有升。”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受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逐步进入降息周期、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等内外部因素综合影响,我国外债规模自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连续三个季度回升。其中,2024年第二季度,银行外债余额增长269亿美元,对外债余额增长贡献率为82%。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我国外债期限由短期为主向长短期并重的结构发展。中长期外债较好满足实体企业的长期资金需求,拓宽了新基建、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资金来源渠道;我国短期外债余额稳步增加,为市场主体日常运营提供流动性支持。与此同时,我国银行部门外债规模是我国外债支持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比最大、最重要的构成之一,主要是境外投资者持有我国政府债务证券增长迅速。

  《2024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认为,近年来外资增持人民币债券意愿增强,同时人民币跨境融资功能提升,在此背景下,我国外债中本币外债占比稳步提升、外币外债占比随之回落。借用人民币外债可一定程度上缓解币种错配、货币兑换成本等问题,有效降低我国外债的汇率风险。我国外债工具逐渐多元化,债务证券、货币与存款、贷款、贸易信贷与预付款、关联公司间贷款等持续发展,不断拓宽经营主体的融资渠道。

  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不断探索外债管理改革,贴近经营主体跨境融资需求,陆续出台多项便利化措施,为支持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发挥积极作用。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