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蒋寅:《李杜优劣论背后的学理问题》,《文学遗产》2022年第1期,第31页。
〔2〕王忠孝:《惠安王忠孝公全集》卷十,陈庆元主编:《台湾古籍丛编》,第二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第354页。
〔3〕朱景英:《海东札记》卷四, 陈庆元主编:《台湾古籍丛编》,第四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第173页。
〔4〕全台诗编辑小组编:《全台诗》第3册,台湾文学馆2008年版,第67页。
〔5〕同〔4〕,第69页。
〔6〕全台诗编辑小组编:《全台诗》第4册,台湾文学馆2008年版,第279页。
〔7〕同〔6〕,第280页。
〔8〕李逢时《泰阶诗稿》,陈庆元主编:《台湾古籍丛编》,第七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第88页。
〔9〕〔10〕全台诗编辑小组编:《全台诗》,第9册,台湾文学馆2008年版,第264页。
〔11〕〔19〕同〔9〕,第283页。
〔12〕〔27〕同〔9〕,第282页。
〔13〕同〔9〕,第332页。
〔14〕同〔9〕,第352页。
〔15〕同〔9〕,第278页。
〔16〕苏轼着,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五十二《与王定国四十一首》之八,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册,第1517页。
〔17〕苏轼着,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十《王定国诗集叙》,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册,第318页。
〔18〕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六,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1页。
〔20〕〔32〕同〔9〕,第269页。
〔21〕同〔9〕,第290页。
〔22〕〔34〕同〔9〕,第280页。
〔23〕同〔9〕,第303页。
〔24〕〔25〕同〔9〕,第268页。
〔26〕同〔9〕,第295页。
〔28〕连横:《台湾通史》卷下,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88页。
〔29〕何文焕:《历代诗话》(上),中华书局1981年版, 第411页。
〔30〕莫砺锋主编:《御选唐宋诗醇·杜甫》卷二,商务印书馆2019年版,第53页。
〔31〕陈肇兴:《陶村诗稿》附录, 陈庆元主编:《台湾古籍丛编》,第七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第360页。
〔33〕同〔9〕,第272页。
〔35〕〔36〕同〔9〕,第288页。
〔37〕同〔9〕,第294页。
〔38〕同〔31〕,第359页。
〔39〕同〔31〕,第364页。
〔40〕同〔31〕,第360页。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4年10月号,总第322期,P116-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