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2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科技创新“点燃”产业升级引擎
http://www.CRNTT.com   2024-10-16 11:23:03


  中评社北京10月16日电/据新华社消息,走进位于江苏省江阴市的凯澄起重机械有限公司的电动葫芦车间,崭新的自动化机器臂正根据指令流畅执行钻、镗、铣等工序,快速生产着电动葫芦内的箱盖等产品。“原先分散的工序被集聚在一台设备上完成,箱盖类零件加工用时减少了近一半。”公司副总经理冯海军说。

  作为国内电动葫芦行业的领先企业,凯澄机械投资2300余万元购置了葫芦卷筒双端面车床、卷筒外壳半自动化加工数控车床等自动化设备,完成车间的智能化改造。“效果显着,产品质量稳步提高,生产效率成倍提升,单位产品能耗也显着下降。”冯海军说,“智改数转”是企业提升整体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一招”。

  这是江苏省江阴市依托“智改数转”实现产业升级的一个缩影。海澜云服智慧工厂实现了自动备料、光影裁剪、精准配对、混流缝制、整烫包装全流程智能操作;兴澄特钢智能工厂生产的20余类专业特种钢已成功替代进口产品;江阴邦特科技在建立智能车间后,产能提升10%……

  据江阴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江阴出台数字经济提速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持续优化激励扶持政策,构建分类施策服务体系,针对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阶段的企业,分级分类制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新增国家级智能标杆17个,新增省级智能标杆556个。

  除了传统制造向高端“智造”转变,江阴市还在新兴产业赛道上抢抓发展机遇。走进江阴高新区微电子产业园,只见塔吊林立、机械轰鸣,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江阴高新区微电子产业园负责人费凯说,目前,微电子产业园不仅有长电科技、盛合晶微等龙头企业落户,还汇集了德龙激光等5个省级重大产业项目,首芯科技等一大批优质产业链项目,一个集研发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以及装备材料等于一体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

  微电子产业园、氢能产业园、生命健康产业园……一批特色产业园建设正在加快推进,江阴已成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承载地。2024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2228.90亿元,同比增长5.8%。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