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霜降时节对农事活动有影响吗?专家解读
http://www.CRNTT.com   2024-10-24 12:32:08


  中评社北京10月24日电/据新华社消息,昨天(23日)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这意味着秋天过去、冬天即将到来。霜降过后天气渐冷,气温起伏加剧,进入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段。霜降时节对农事活动有什么影响?俗话说“最怕霜降晴”,农业谚语又是怎么形成的?来看记者对专家的采访。

  专家告诉记者,作为记录季节变化的重要时间体系,二十四节气将太阳一年中的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从而指导民众进行生产和生活。在不同地区,当地人将不同节气和农事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谚语。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永勋:二十四节气原先是古人对黄河流域一代农业生产和气候变化的总结,其实和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农谚,地域性是很强的,并不是说一种农谚它是适用于全国各地的。

  霜降时节,全国秋收秋种正加速推进。专家表示,霜降过后气温降低,各地应及时关注气候变化情况,避免影响农事活动。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永勋:在不同的地方霜降和农业是息息相关的。北方主要是要抢农时,要及时播种,因为北方的光热资源相对南方来说并不是太充足,如果播种播晚了可能热量不足。南方可能还是抢收水稻,收获时间更久一些。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