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从论吨卖到论克卖 兴发集团蝶变秘诀何在?
http://www.CRNTT.com   2024-11-18 10:43:39


 

  生产环节,也要绿色转型。

  行走在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产业园,一条各类原料首尾衔接、循环往复的产业链令人印象深刻——

  园区离子膜烧碱的主产品烧碱用来生产草甘膦和特种磷酸盐,副产的氯气成为草甘膦生产原料;草甘膦副产的氯甲烷用于生产有机硅,副产的母液用于生产氯化钠,氯化钠又返回用于生产离子膜烧碱……

  上游产品的副产物,成了下游产品的原料。兴发集团开展技术攻关,让环环相扣的全链条清洁生产成为可能。

  “不仅有效降低成本,每年还新增效益3亿元以上,年综合能耗下降11.5%。”李国璋说。

  一番调整,兴发集团的“包袱”更轻了,也为“含绿量”“含新量”更高的产业发展带来新空间。

 从“6个9”到“9个9”的攻关

  精细化、高端化,是兴发集团绿色转型的“进阶版”。

  来到兴发集团牵头组建的湖北三峡实验室,展台上,摆放着超高纯电子级磷酸、芯片蚀刻液等新材料。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