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欧洲联合研制六代机一波三折
http://www.CRNTT.com   2022-07-08 16:42:57


 
  各有所求,合作共赢还是选择“留一手”

  既然合作道路如此艰难,甚至已经有过“散伙单干”的先例,欧洲国家为何还要执著于联合研发战斗机呢?

  技术发展的本质是从少数人掌握到多数人掌握的过程。上升到国家层面,则是从少数国家掌握到多数国家掌握的过程。

  近年来,世界各国加速战斗机的更新迭代,能否列装五代机,成为大国空军的标志。目前,世界上祗有少数工业体系完备、技术力量雄厚的大国才能做到。不少国家也曾有过尝试,但都卡在诸多技术瓶颈上无法前进。

  当前,欧洲五代机研发已相对落后,如果能够实现跨代研制六代机,无疑是明智之举。然而,如今战斗机研制生产日趋复杂,涉及产业领域越来越广泛,其资金耗费之巨,非一般国家可以承受。谁都清楚研制新型战斗机的“红利”,但在巨大的财政压力面前,合作才是最佳选项。

  “未来空中作战系统”被欧洲寄予厚望,由无人飞行平台、下一代战斗机、作战“云”平台等组成。预计到2040年,它将取代“阵风”和“台风”战斗机。为分摊巨大资金投入,法、德等国在“未来空中作战系统”上的合作意愿与日俱增。

  合作在上演,分歧也在持续。和“欧洲联合战斗机”项目一样,各国从立项开始推进就不顺利。所以说,美好愿景是一回事,能不能在实际合作中更好地平衡各方利益关系又是另外一回事。

  在前期的联合研制中,初始框架合同由几家法国和德国军工企业获得,主体任务在法国和德国各个行业之间反覆权衡。后来,西班牙也宣布加入到“未来空中作战系统”研制项目中。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