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图片频道 ->> 军情聚焦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F-35抢占欧洲军机市场
http://www.CRNTT.com   2024-08-03 08:30:13


 
  其次是升级缓慢影响战斗力生成。目前,F-35正在进行Block4版本升级,其中包括非常重要的“技术更新3”软件升级。然而,该软件系统在测试中运行不稳定,经常导致机载雷达和电子战设备关机重启,软硬件适配问题预计要到2025年才能解决。2023年8月,比利时曾拒绝接收两架未完成“技术更新3”软件升级的F-35,目前接收4架后又遇到系统不稳定的问题,只得推迟训练安排和初始战斗力生成计划。挪威也面临类似问题,在退役全部57架F-16后,F-35正式接管该国快速反应警戒任务,挪威理论上成为全球首个拥有一支全隐身战斗机空军的国家。但由于版本升级问题,挪威空军的F-35完全形成战斗力尚需时间。

  最后是阻碍欧洲制造的未来发展。有防务专家指出,一些欧洲国家用F-35替换F-16无可厚非,但用其替换欧洲本土制造的战斗机,将从整体上影响欧洲航空工业的发展。

  最直观的影响是,原本应投入欧洲本土航空工业的资金流向了美国,进一步拉大了双方的技术和产业差距。比如,捷克在引进F-35后将逐步停止租赁14架瑞典制造的JAS-39“鹰狮”战斗机,这将导致该型战斗机在欧洲市场的用户只剩两个;德国起初于2020年计划采购93架欧洲“台风”战斗机,随后又决定引进F-35并大幅减少“台风”的采购数量至15架。这种减少采购自己参与设计制造产品的做法,会对“台风”的市场销售产生不利影响。

  而且,欧洲多国选择购买美制战斗机而非欧洲制造的战斗机,对法国、德国、西班牙主导的“未来空战系统”和英国、意大利牵头的“全球作战空中计划”均会产生消极影响。一方面,这些国家在采购F-35后,短期内不需要也没有更多预算对其战斗机进行更新换代;另一方面,未来他们很可能继续采购美制六代机。这将使欧洲本土六代机项目面临资金短缺和市场狭小的双重困境。

  来源:中国国防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