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获得更丰富的知识,还可以考虑借鉴其他的相关视频和教学内容。国外有许多优秀视频教学内容,可以经过一定的处理后分享给学生学习。考虑到并非所有人都能灵活应用英语,所以我增加了双语字幕,目的依然是希望大家能理解素材的内容。
以学为中心,如果没有配套的教学内容,其实很容易变成一句空话。我一直希望找到一个好方法,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比如,以多种方式和形式发布学习素材。我的课程通过教学平台发布视频和测试题,通过微信发布图文课件——将视频中讲的每一句话变成文字,在喜马拉雅听书发布语音,这样就可方便学生在各种场景下学习。如果不想看书,直接学习视频课程;如果身处嘈杂环境(比如地铁、食堂),可以看字幕;如果想快速学习,可以直接看微信图文版中的文字。我今年还在准备尝试一个更有挑战性的事儿,在抖音上快速讲解重要知识点,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言简意赅地传授一个知识,充分体现以学为中心。
有了网络课程,有了手机课堂,我想有关手机是否能进课堂的争议不再是一个问题了吧。正如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所说,手机正成为人体的一个新器官,是小孩到了高中以后长出来的一个器官。从我自己的网络教学实践来看,80%左右的学生会选择使用手机来学习网络课程。
碎片化的知识,不值得吐槽,也许是时代给我们的馈赠
有些网络课程就是直接录播上课的内容,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还有些课程,只有简单知识点的讲授,让许多老师对知识的系统性产生了怀疑,被归为碎片化知识,甚至受到诟病。但是,碎片化知识通过连续的新鲜内容,不断刺激你的大脑,让你始终处于“又知道了新东西”的喜悦中,从而难以自拔。我丝毫没有看出这有什么不好。如果我们都是通过“知道新东西”的喜悦和刺激来了解其他学科,重构我们个性化的知识体系,有何不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