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两会专访:凌俊杰谈大湾区加速融合
http://www.CRNTT.com   2023-03-04 00:14:04


 
  中评社记者:近年来,您一直致力于投资和帮助更多的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落地和发展。随着两地全面恢复通关,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建设正在加速推进。您认为,在促进大湾区软联通方面还有哪些规则机制需要进一步加强?

  凌俊杰:大湾区的加速融合给青年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青年交流可以有更大的地域空间、思考空间和生活空间。现在有很多的年轻港人在内地创业,我创办的新华港澳国际青创中心就是服务这些港青的机构之一。从2021年12月正式挂牌运营迄今,入驻项目累计41个,其中包括33个香港项目、2个澳门项目、1 个台湾项目、3个内地项目以及1个英国,1个非洲项目,业务范围涵盖特色港味餐饮、健康科技、教育咨询、文创IP、商业咨询等行业。

  两地政府对青年创业都非常支持,除了目前南沙区推出的青创十条,科创十条等有利于初创团队发展的优惠政策,香港民政及青年事务局也都参与到了支持当中来。但在税务、民政、人社等具体的方面,两地的差异还是客观存在,需要跨境创业者研究学习,快速适应。随着湾区融合的加速,未来除了规则上的互认、互通之外,会不会在税务、审批等层面有越来越多的互相免除等便民安排,会不会在边境上有新的融合性的过渡区、试验区出现,都很令人好奇。

  除了港青北上,最近的人才签注安排也给内地人才来港创造了便利,杰出人才,科研人才,文教人才,卫健人才,都限定在副高职称以上,而且所在工作单位有一定的筛选、审批责任,可以说是非常审慎的一个安排,期待随着政策实行的推进,促进人才流动的力度能够继续加大,签注的时间限制能够进一步放宽。法律人才、其他人才,是对香港发展面临的人才问题的重要补充,随着香港和大湾区的发展逐渐淘汰“三来一补”、转口贸易和地产包租,更高的科技含量,更先进的行业标准必将对更高级的国际人才有更多的需求。

  总的方向上,我相信软联通一定是越来越快,越来越细,人才会越来越自由,营商会越来越方便。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