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社记者专栏 ->> 林艳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社评:两岸关系需要创造善意正循环
http://www.CRNTT.com   2024-05-17 00:08:50


 
  第二,形成善意循环,需要两岸双方共同相向而行。

  善意循环单靠一方努力是无法形成的,当一方伸出善意之手时,另一方也需要紧紧握住,投桃报李,以善报善,这是创造善意循环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准则。然而,面对伸过来的友善之手,如果不仅不握,甚至还狠狠打掉,这无疑会令人寒心,善意正循环自然无从谈起。

  令人担忧的是,面对大陆方面的善意,民进党当局近期的表现却似乎正走向这样的破坏性路径。比如陆委会将习马二会中受到台湾民众广泛认同的“中华民族共识”定调为“中华民族陷阱论”,甚至声称“炎黄子孙是中国古代传说”,这样的说辞不仅仅是消极负面的回应,而且伤害民族感情,无异于挑战大陆的底线、挑战台湾民众的常识。再比如民进党当局至今不仅未解除6月1日赴大陆“禁团令”,更在4月30日称大陆新实施的新版保守国家秘密法会令赴陆台湾民众触法风险大增,欺骗恐吓、变本加厉,这一套又何谈善意?我们认为,这些都显现出台湾当局八年来已经形成了“恶意惯性思维”,能不能甩掉这一危害两岸关系的不良包袱,是新一任执政团队在处理两岸关系上成败得失的关键问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专题: 中评社社评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