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社记者专栏 ->> 邓冠英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中评论坛:资深媒体人破解香港困局
http://www.CRNTT.com   2015-03-17 00:35:17


资深媒体人到访中评社,参加“思想者论坛”(中评社 杨犇尧摄)
  中评社香港3月17日电(记者 邓冠英 杨犇尧)中国评论通讯社于本月6日举办“思想者论坛”,邀请资深媒体人就香港困局与出路分享观点、提出建议,参加论坛的媒体人从多个角度解析了香港困局所在及其成因。

  此次论坛的主办方为中国评论通讯社、中评智库基金会以及中观研究所,主题为“香港困局 与内地矛盾演变及出路”,关注近年香港“本土意识”冒起,两地民众摩擦以及香港政改等议题。

  参加论坛的有亚视高级副总裁刘澜昌、香港新闻联副主席郭一鸣、香港文汇报副总编辑尹树广、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员何亮亮、香港亚太研究中心秘书长李风、商业电台主持人何亦文以及中评社常务副总编辑陈耀桂。

  是次论坛由中评社社长、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长郭伟峰主持。郭伟峰说,在座的评论员有三个特点:一,都是香港本地资深的传媒人;二,充分了解中央政治及内地情况;三,长期关注香港政治问题,是真正的“两地通”。

  刘澜昌发言认为,按照50年不变的说法,香港在回归17年之后已经处于中期,很多问题要建基于此来看待,要思考如何落实中期与中后期的衔接,需要一个清晰的方向。他还分析道,自由港是香港的经济制度优势,解决困局可通过发展自由港经济。不过,他亦指出,如今香港被政改议题“牵着走”,拖慢了其他事务。

  何亦文表示认同香港已进入新阶段,回归17年来,香港事态发展超出政策制定者预料,不过,从2014年《“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以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可见,中央政府对港的思路开始清晰,未来香港的发展还需循此思路与方向。此外,他还指出,香港本土意识正是香港的第二个阶段,此阶段的香港处于与内地融合期。他还认为,要解决香港困局,除了经济发展手段之外,还需研讨香港先天性政治架构问题。

  李风感慨条件优越的香港何以陷入“困局”。他还对此解释道,香港困局因管治以及政权建设出现问题,若要解决香港困局,将来还需在管治及政权建设方面下功夫。他还进一步指出,“香港本无事,坏人捣乱之”,而对付种种乱港组织,根本出路在于依照宪法及基本法办事。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