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浙江松阳:江南老屋复活记
http://www.CRNTT.com   2018-06-01 16:42:21


 
  “活态保护在民间,只有让当地人成为文物和文化保护的参与者、受益者,活态保护才能可持续。”松阳县县长李汉勤说。

  松阳老屋修缮的费用来源,有精妙的制度设计:50%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补贴,20%-30%由松阳县政府补贴,其余部分需由村民自主筹措。

  个人向政府提出老屋修缮申请,根据自身居住需求、提出修缮方案,个人筹措一定比例费用……通过这些方式让原住民参与,修缮才能激活老屋生命力,保护才能更具持久力。

  大东坝镇石仓古民居的核心区域六村,一座石头垒砌成墙的建筑依山坐落,与周边老屋、农民耕作自然地融为一体——这是由知名设计师徐甜甜设计的石仓契约博物馆。

  平时除了游客,从田间地头劳作而归的村民也会在博物馆花坛边的长凳上小憩片刻,天真的孩童穿梭在厚重的石墙间嬉闹……

  “这座博物馆,就像是我家的客厅。”村民雷艶红自豪地说,家里来了客人,都要带到这里转一转。

  “隐匿”在黄墙黛瓦间的艺术家工作室、“修旧如旧”的祠堂……像六村一样,松阳不仅对老屋进行修复规划,更是将村庄公共空间的价值意义进行充分考量、系统谋划。

  “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谢雅贞说,村民日常的生产生活,早已成为松阳老屋保护中不可或缺也是最为鲜活的元素。

  活态保护,最重要的是生存的土壤,最需要的是原汁原味。松阳坚持文化引领、产业支撑、标杆示范、居民主体、因村制宜,蹚出来一条路子。

  夕阳映照下的杨家堂村,掩映在古树中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老屋群泛着金光,田间快乐劳作的农民,悠闲自在的游客,还有间或响起的三两声农歌,古村落的独特韵味,成为无数人的“诗和远方”。

  望松街道王村王景(明初文士)纪念馆以原址老屋为基础修建,为保证工程质量,防止对原有建筑和自然环境的破坏,王峻前后四十多次到现场指导,他说的最多的字是“不”!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