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外交部:敦促G7顺应开放包容的时代大势
http://www.CRNTT.com   2023-05-20 18:17:17


  中评社北京5月20日电/据央视新闻报道,5月19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昨天新华社发布了《美国的胁迫外交及其危害》报告,我们注意到外交部网站进行了转载。同日,美国政府高官称,G7峰会公报将对中国“经济胁迫”表示担忧。发言人有何评论?

  汪文斌表示,美国惯于指责别国以大国地位、胁迫性政策、经济胁迫方式要挟他国服从、搞胁迫外交,这是在用自身的“黑历史”镜像他国。事实上,美国才是胁迫外交的始作俑者。胁迫外交的发明权、专利权、知识产权都非美国莫属。今天,胁迫外交更是美国外交政策工具箱中的标配,为实现一己私利,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领域的遏制打压都被美用来在全球搞胁迫外交,世界各国深受其害,发展中国家首当其冲。

  美国出台《芯片和科学法》,要求接受联邦财政援助的半导体企业不得在中国进行实质性扩张,胁迫盟友限制对华出口,试图把全球芯片产供链“一分为二”。美国滥用国家力量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甚至恐吓其他国家不得与中国5G供应商合作。

  美国对盟友也下手狠辣、毫不留情。日本东芝、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等企业都曾是美国胁迫外交的受害者。

  “如果G7峰会要讨论经济胁迫问题,不妨先讨论一下美国是怎样胁迫其他六个成员国的。”汪文斌说。

  他指出,这份报告基于大量的事实和数据,充分揭露了美国在全球推行胁迫外交的恶行劣迹,让国际社会进一步看清美国胁迫外交的霸权霸道霸凌本质,及其行径对各国独立与发展、地区稳定、世界和平的严重危害,“我建议大家好好地读一读,仔细地看一看。”

  汪文斌表示,中国从来不搞胁迫霸凌那一套,历来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和胁迫外交,我们敦促G7顺应开放包容的时代大势,不搞胁迫外交和封闭排他的“小圈子”。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