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中评深度:包霞琴谈中日关系走向
http://www.CRNTT.com   2022-06-22 00:10:56


 
   中日经贸关系的调整,主要表现在经济贸易问题的泛安全化和政治化,这也是国际关系的一个新趋势。日本出台了一些规避性的政策,包括专门设立经济安保大臣,推出一系列的法案规避中美贸易脱钩可能会给中日经贸关系带来的一些影响。

   在特朗普时期,日本是比较被动的。美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日本的一些企业深受影响,但是拜登上台之后,日本的经济安保政策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调整,日本开始重新评估和应对所谓“对华过度经济依赖”、“供应链脆弱性”等问题。今年日本通过了《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案》,标志着在政策上要进一步落实和推进。

  《经济安保推进法案》的四大支柱内容包括:第一,强化特定重要物资的供应链。日本的相关供应链会对中国有规避,不允许和中国产生比较多的合作;第二,确保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性问题,比如交通、网络等,主要是为了应对中日关系一旦恶化,怎样保全日本的基础设施安全。第三,政府支持尖端技术的研发,限制在尖端技术领域与中国合作。高科技领域的脱钩是非常明显的,例如,为提升技术研发效率,日本对敏感技术出口、外国在日投资以及访日研究人员、大学等机构申请国家研究资金要加强监管。第四,安保领域技术专利的申请非公开化,即考虑在敏感技术领域引入秘密研究、特许制度等,以防止技术外溢。

   总体来看,日本的经济安保法如果落实的话,对于日本相关产业的影响比较大。相关企业的活动会受影响,自由竞争也会被扭曲。

   包霞琴:日本的经济安保政策与美国的印太经济合作框架在部分内容上是相关的。

   印太经济合作框架的四大支柱中的“贸易的公平强韧、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性”这两点与经济安保政策有很高的重合度。

   印太经济合作框架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环保减碳,是针对第三国的基础设施设置的。日本的印太战略最初就提出“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因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取得比较多成果,对日本冲击比较大。日本认为美国的印太战略比较强调战略和安全领域的对抗,但是缺少经济这一环,特别是对于印太地区的经济投入和基础设施投入是不够的。所以印太经济合作框架的出台,是弥补了美国这一块的缺失。日本对于经济合作框架是有期待的,因为美国的印太战略和日本的印太战略目标是一致的,可以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对地区的投资方面做一些对接与合作。

  但是现在印太经济合作框架的具体投入还是比较少,与中国“一带一路”的资金量相比太少了,而且拜登政府依然坚持贸易保护主义,不提供市场准入便利,所以日本对于印太经济框架的期待也不是特别高,对于美国在地区的经济投入,日本也非常清醒的。同时,日本认为美国的印太经济框架必须把东南亚国家纳入进来,建议美国在框架启动时要采取灵活政策,吸引更多国家加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