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从推动到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开启新征程
http://www.CRNTT.com   2021-01-07 09:04:30


  中评社北京1月7日电/长江经济带是中国经济中心所在、活力所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了长江经济带的11个省市,先后于2016年、2018年、2020年在重庆、武汉、南京三市亲自主持召开了三次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从推动、深入推动到全面推动,三次会议彰显总书记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战略上“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治国理政方略。

  久久为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显成效

  中国网发表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肖汉平文章表示,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第一次座谈会,并明确指出,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活力。这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明确了定位,指明了方向,吹响了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进军的号角。

  近5年来,全国生态环境系统以持续改善长江水质为中心,统筹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先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行动,解决了一批“老大难”问题,累计搬改关转化工企业8000多家。到2019年1月至11月,长江经济带优良水质比例达82.5%,优于全国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长江经济带沿线的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在全国的地位凸显,数字经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产业领跑全国。数据显示,5年来,长江经济带沿线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规模占全国比重都超过50%。2020年上半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地区生产总值合计超过21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46.3%,总量占比持续上升。5年来沿江11省市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实践证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而是辩证统一;共抓大保护非但没有影响经济发展,反而促进长江经济带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

  变与不变: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谱写发展新篇章

  文章认为,人类发展不是在人和自然之间二选一,而是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在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既是对可持续发展的继承,也是可持续发展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更是中国应对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客观现实的重大理论贡献。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写入“十四五”规划建议之中。在长江经济带推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中国在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次重要的探索实践,它必将对中国乃至全球未来发展模式变革产生深远影响。

  继2016年1月5日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后,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主持召开座谈会指出:“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