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指导下思考5·20后两岸关系机遇与风险
束沐分析,从短期看,在5·20赖清德即将开始四年任期的背景下,北京“习马会”上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对两岸关系、对台工作的指导意义,主要可以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只要民进党当局认同两岸同属中华民族、承诺不分裂国家,两岸有望逐步恢复良性互动。近来,岛内舆论和政坛对赖清德两岸论述提出不少建议,包括调整“逢中必反”、认同“两岸同源”等,其中一些声音来自绿营内部。在“朝小野大”新政局下,民进党几乎没有能力搞“法理台独”,赖清德也在胜选时重申“宪政体制”,既然如此,如果民进党就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做出积极表述,就可以符合北京“习马会”上提出的两岸最大公约数:共同的民族与文化认同。
第二,在“两岸一家人”的认同基础上,大陆与岛内各党派、各阶层人士交往都不存在任何障碍,怀有最大善意。蓝营长期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维护两岸和平发展行稳致远的重要力量;民众党虽然对九二共识存在偏颇认知,但也认同两岸同文同种、不奉行“台独”分裂路线,柯文哲在回应“习马会”时重申“对话比对抗好、交流比断流好、一家亲被一家仇好”,再次确认了对“两岸一家亲”的认知。只要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陆都愿意和岛内各界多交往、多接触,增进互信、化解矛盾。
第三,“文化台独”是对台湾民众尤其是年轻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威胁,需将其严重性提升至与“法理台独”同等地位。在主客观形势限制之下,民进党不敢、不能、也不想在短期内推动“法理台独”,但赖清德作为“务实的台独工作者”,如果否认“两岸一家人”、同属中华民族的基础,必然大肆利用民进党手中残存的行政权力在岛内推动“去中国化”和“文化台独”。
第四,充分利用“闽台亲上亲”的得天独厚优势与资源,以“厦金(福马)共同体”建设为牵引,增进两岸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紧紧团结金马乡亲、走出“2·14事件”阴影,让厦金、福马同城化不再只是单方面政策推动,而是双方面的共同努力,力争在5年内,让厦金、福马同城化在基建、经贸、文教、公共服务领域拿出一批过得硬、有口碑、示范性强的成绩,真正造福闽台民众,并让越来越多岛内同胞心向往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