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人工智能不再只是低端智能手机
http://www.CRNTT.com   2018-10-04 07:47:44


资料图:市民在位于合肥的安徽省立医院南区感受机器人导诊服务(2017年12月23日摄)。(新华社)
  中评社香港10月4日电/在幼儿园里,3岁的孔小七(音)有同学作为玩伴,但在家里,他最好的朋友是一个名叫“布丁豆豆”的浅绿色机器人。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9月28日载文《人工智能机器人正在改变中国的育儿方式》报道,两人常常一起消磨好几个小时,小七总是向机器人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布丁豆豆你干嘛呢?吃饭了吗?我想看动画片!”

  这台绿色的机器人用同样简单的词语和短句作出回应,同时在其大屏幕面板上显示出一系列不同的表情。

  被当作朋友推荐给家庭的这种机器人有意成为一种早教服务工具,以便分担家长的一些工作负担。小七的母亲、33岁的刘茜(音)是北京一位在家工作的家长。她说:“当我们真的很忙的时候,布丁豆豆就可以在那儿陪他娱乐了。”

  尽管在语音识别方面偶尔出现故障,但刘茜说这台机器在与这个好动的3岁孩子互动时没有任何问题。

  在一批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的推动下,以及通过针对熟悉技术的家长群体的广告,早教产品已经在中国实现了超前的转折:此类装置的受欢迎程度已大大增强。

  在天猫网站上搜索“教育机器人”一词,可以查询到65页的各类产品。

  家长们说,人工智能装置的好处超出了教育范畴。例如,布丁豆豆还具有“远程保姆”模式,在此模式下该装置可以作为一个移动式保姆,自动拍摄下孩子的照片幷上传到互联网上供父母观看。

  但是一些专家对这些人工智能教育装置的价值提出了质疑,认为它不过是适合过度劳累的父母使用的“低端智能手机”。还有一些人提出了有关隐私和儿童安全的更为晦暗的担忧,担心家长会把有关孩子的不安全的视频和位置数据放到网上。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