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网络) |
中评社北京1月5日电/近处是一大片土地,淡黄中透着几分褐色,致密的纹理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分明;稍远处是一个近乎圆形的凹陷,其隐约可见的底部似乎隐藏着来自远古的秘密;远处的地势略有起伏,如我们常见的小丘陵一般从左向右横亘在那里;小丘陵之外一片虚无之境,只能看到漆黑神秘的天空。
这张图片看似普通平常,然而,它可能是在新年钟声的余韵中,呈现在地球人面前最具有艺术气息、最令人感动的一张图片。它拍摄记录的是冯·卡门撞击坑的景象,那是位于距离地球约40万公里月球背面一个叫作艾肯特盆的地方。跨越漫漫征程、拍下这张图片的“摄影师”是人类的月球使者嫦娥四号探测器。1月3日10时26分,它以完美的惊鸿一落,创造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的历史。而后,它轻轻“按”下快门,拍摄下第一眼“看”到的景象,通过鹊桥中继卫星,将其传输回地球。
顷刻间,这张照片通过各种传播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其记录的景象成为我们这颗蓝色星球上传播最快、最广的画面之一。人们从中不仅零距离领略到月球背面特有的景致,感受到那个天地间别样的苍凉与寂寥,而且深深震撼于人类航天科技所达到的精度与高度。月背零距离首照见证的既是造化之手雕琢出的大自然之美,又是人类智慧演绎的科技之美和艺术之美。在这个寒冷的冬季里,它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温暖着我们的心。
苍茫一去40万公里
为了月背完美软着陆那一刻,中国“嫦娥”努力了多少年?这其实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因为奔月实在是一个远古就有的东方梦想。“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东方梦想在斗转星移之间逐渐照入现实。随着中国探月计划于本世纪初立项启动,嫦娥一号、二号、三号探测器陆续升空,接连实现了绕月、撞月探测,月面正面虹湾地区软着陆等探测任务。
作为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嫦娥四号探测任务被确定为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之后,其顺利进入距月球约6.5万公里的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Halo使命轨道,成为世界首颗运行在该轨道的卫星。6个多月后,嫦娥四号发射升空,奔月之旅正式拉开大幕。此后,仅经过一次轨道修正,嫦娥四号就顺利运行至月球附近。
2018年12月12日,测控中心对其实施近月制动,成功实现了太空精准“刹车”,嫦娥四号被月球引力捕获,进入环月轨道运行。12月30日,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四号实施降轨控制,使其进入近月点高度约15公里、远月点高度约100公里的预定月球背面着陆准备轨道。
至此,嫦娥四号飞越了约40万公里漫漫旅途,顺利进入软着陆备战状态,为惊鸿一落做好了充分准备。全球航天爱好者都屏气凝神,等待其月背着陆、创造人类月球探测历史的那一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