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2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学者:高房价是否导致了城市人才流出?
http://www.CRNTT.com   2020-04-19 14:46:08


  中评社北京4月19日电/澎湃新闻:高房价是否导致了城市人才流出?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宋弘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吴茂华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

   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地点时会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工资、房价、职业发展机会等。高校毕业生,作为高技能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与“动力引擎”。但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国内一线城市,伴随这里房价的高速上涨,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了离开。

  2018及2019年版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分别显示,本科毕业生在北上广深的就业比例从2013年的28.2%下降到了2018年的21%。历年的清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留在北京的毕业生比例逐年下降:2013至2018年期间,本科毕业生留京率由30.7%下降至17.3%,硕士毕业生留京率由56.1%下降至39.9%。

   人力资本,尤其是高技能人力资本,是城市区域发展与创新的第一资源,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特别是,我国正在进入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型、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关键阶段,人力资本更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第一要素。有鉴于此,本研究着眼于大学生就业工作地选择这一关键变量,尝试考察城市高速上涨的房价对大学生人才流出的影响。

   特别是,本研究尝试回答几个重要却在以往的研究中尚未得到很好回答的问题:高房价是否加速了大中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高技能人力资本的流出,相关经济含义究竟有多大;进一步,房价对人力资本流出的影响在个人与地区层面具有怎样的异质性。

   本研究希望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系统回答,为进一步全面了解房价不合理上涨的经济社会影响,幷为新时代条件下各地区如何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加速推动我国从依靠低成本劳动力的“人口红利”大国向依靠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人才红利”大国的转型,提供更多更全面的经验与启示。
<nextpage>
   已有不少研究考察了高房价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影响。例如,高房价导致居民储蓄和投资行为的扭曲,使得城镇居民的福利水平普遍下降;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显着的抑制影响;导致资源再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对创业的负面影响等。显而易见,高房价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已得到多个维度的证实。

   本研究将从人力资本角度对既有研究进行补充。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包括:中国大学生调查数据;“中国房价行情”网(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主办)中的房价数据;《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中的土地供给数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记载的城市特征信息等。上述数据的年份均为2010至2015年间。

  其中,中国大学生调查数据,由清华大学经济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于每年的5月和6月,针对当年6月毕业的本科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而得来。在2010至2015年间,该数据库一共覆盖了40座城市86所高校的大学毕业生。具体数据涉及毕业生就业情况,如第一份工作的地点(精确到城市)、工资、行业、职业,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业情况以及大学生家庭背景与生源地信息等。

   这40座城市,既包括北上广深等国内一线城市,天津、南京、成都等新一线城市,也包括合肥、无锡、昆明等二线城市,以及桂林、汕头、洛阳等三线城市。在城市规模和地域分布维度方面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高房价加剧了人才流失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地点时会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工资、房价、职业发展机会等。
<nextpage>
   一方面,从直觉上来看,高房价本身可能通过多方面渠道加剧人才流出。例如,高房价会降低可支配收入,也会带来较高心理负担,造成非金钱成本的提高。另一方面,高房价的城市一般具有较高的工资水平、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职业发展前景、较完善的产业结构等。同时,相比一般人群,大学毕业生属于高人力资本群体,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对未来的预期。在此背景下,即便所在地区房价高于其他城市且不断上涨,大学毕业生是否真的会因为高房价选择离开,他们面对高房价的“逃离弹性”又是多少,这种可能的由房价带来的人才流出在不同学校、不同背景的学生间又具有怎样的差异,有待实证数据的验证。

本研究的发现是,首先,高房价确实加剧了城市人才流失。

   研究结果稳健地表明,房价高速上涨显着增加了大学毕业生离开本地大学所在城市就业的概率。具体来讲,在本研究涉及的40个城市中,房价每上涨1000元,大学生离开大学所在城市就业的概率增加3.14%。2010年至2015年期间,由于房价上涨而导致的人才流出累计增加了21.5%。大学毕业生作为高人力资本的劳动力,是地区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持续的人才流出,势将显着影响地区经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

  其次,土地供给的减少显着提高了城市房价,从而进一步加剧了高技能人才的流出。

  这一发现与已有的研究结论吻合。如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教授韩立彬与其合作者发现,2004至2013年间,与土地供给相对放松的城市相比,土地供给相对收紧的城市房价平均要高10.6%,而且仅在土地供给相对收紧的城市出现了房价-工资比的上升。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与其合作者发现,2003年以来,政府开始实行倾向于中西部地区的土地供应政策,造成了东部地区土地供应的压缩,进而导致东部地区房价快速上升,幷提高了东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
<nextpage>
  第三,家庭背景较弱、非重点高校毕业的学生受高房价影响更大。

   基于学生层面异质性的考察分析表明,房价对人才流出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首先,房价对来自非重点高校的学生影响更为明显。可能的原因在于,重点高校毕业生更有可能获得提供更高工资的工作机会,未来具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和预期,因此对高房价具有更高的承担能力,从而高房价对其决策的影响要低于普通高校的学生。然后,相较于家庭背景较强的学生,家庭背景较弱(定义为父母较低学历)的学生受高房价影响更大,因其家庭提供的各方面支持较少,面对高速上涨的房价,显得更加脆弱与无力。这一结果也意味着,持续上涨的房价会进一步加剧社会阶层间由于教育与家庭背景导致的不平等。

  第四,非一线城市受影响更大,而城市新兴产业政策可缓解房价影响。
  
  基于城市异质性的考察分析表明,相比一线城市或省会城市,非一线城市以及非省会城市的高房价对人才流出的影响更大。可能的解释为,一线城市(或省会城市)拥有更丰富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生活质量水平,对人才有一定的吸引作用,因而房价对人才流出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
  
  另外,城市发展中高端新兴产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房价对人才的挤出作用。一方面,中高端新兴产业对高端人力资本的需求较高,因此大学毕业生在中高端新兴产业发展较好的城市更有可能找到工资较高较好的工作以缓解高房价的压力。另一方面,新兴产业意味着城市具有更好的城市规划与发展前景,这也使得高房价的挤出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
<nextpage>
  第五,高房价扭曲了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选择。

   我们进一步考察了房价对大学毕业生职业选择的影响,发现高房价显着降低了毕业生选择基础性产业相关行业(包括农业、能源、教育、医疗卫生业等重要但建设周期长、见效慢的产业)就业的概率,提高了选择基础行业之外的房地产相关行业工作的概率。此外,高房价也显着降低了毕业生对创新创业的追求。基础行业是城市发展的核心与基石,创业是城市发展的活力与动力,而高房价使得大学生的职业选择逐渐变得功利与浮躁,着眼于短期的收入,忽视了长期的回报。

   本研究的政策含义

   本研究证实幷量化了城市房价高速上涨对高技能人力资本流出的影响。大学毕业生作为高技能人力资本的劳动力,是地区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持续的人才流出将显着影响地区经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经由毕业生就业选择这个切入点,本研究的结果指出了高房价可能影响我国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渠道。

  人才战略已经成为重要的城市发展战略之一,人才聚则产业兴。本研究发现,城市地区土地供给的减少显着提高了房价,相应显着地增加了高技能人才的生活成本,包括现阶段住房的成本以及将来买房的成本,最终加剧了高技能人才的流出。这一发现在政策上意味着,要减少房价对高技能人力资本流出的影响,首先得减少土地供给在城市层面上对房价造成的扭曲,增强土地管理上的灵活性,赋予优势地区以更大发展空间。

   2019年8月2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指出,当前,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我国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同时,“要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增强土地管理灵活性,使优势地区有更大发展空间”。这意味着,在空间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当前形势下,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增强区域创新发展动力、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此外,政策层面应该考虑出台相关补助政策,比如更大范围地提供公租房或人才公寓,进一步优化住房租赁服务、规范住房租赁市场,以减缓由于高房价带来的人才流出。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