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单位上海政法大学现场(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
中评社北京11月19日电(实习记者 许子懿)由上海市“一带一路”安全合作与中国海外利益保护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全球安全治理研究院、上海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讲座“碳中和背景下的地缘政治重构”于11月17日晚在线上开讲。本次讲座的主讲人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副研究员、比利时根特大学国际关系学博士张锐。讲座主要探讨了在未来必将对全球政治经济体系产生影响的碳中和行动背景下,全球地缘政治是如何被重构的?地缘政治格局呈现出了哪些显着变化?碳中和导致的是旧政治的回归,还是新博弈的出现?
讲座的第一部分“碳中和与地缘政治:理论探讨”中,张锐对碳中和以及地缘政治进行了学理性地分析。首先就碳中和及其内涵,张锐指出碳中和指的是一个国家领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与大自然所吸收的温室气体相平衡,从而达到零碳排放的状态。本轮的碳中和热潮的出现主要受到四个原因的影响:《巴黎协定》发挥了行为规范、推动各缔约方履约的作用,全球变暖挑战日益凸显,技术进步使能源领域脱碳成本大幅下降以及脱碳的经济社会效益促使各国寻求在未来发展中占取先机。实现碳中和是一个涉及到多个社会部门协调的庞大课题,而其总思路可以总结为逐步淘汰高碳发展模式,引入新的低碳、零碳乃至负排放模式。能源部门的脱碳将成为行动的核心。
地缘政治作为国际政治领域的经典概念之一,其重点是国际政治与其形成的地理环境之间的互动。张锐以“马六甲困局”为例讲述了地缘政治与现实能源政治的互动。在本节的最后,张锐提出了要辩证看待地缘政治学——地缘政治学说是管用的,但是对于地缘政治的理解是动态的,需要不断被更新、用灵活的思路去看待。
有关于碳中和与地缘政治的关系,张锐提出了三点解读。第一,碳中和行动容易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第二,大规模的碳中和行动具有塑造能源政治格局的能力、潜力。碳中和对于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主要可以通过两条路径,地理因素路径以及对外政策路径。地理因素路径主要包括能源、资源、贸易通道、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对外政策路径主要包括外交政策、经贸合作、国际发展合作、技术合作的影响因素。第三,碳中和对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是多元的。乐观的观点认为碳中和塑造的格局将更少机遇强迫威胁的硬实力,更多依赖于可持续发展模式为主的软实力;悲观的观点则认为尽管化石燃料不再是地缘政治的焦点,但“新形态的冲突、争议和不受欢迎的动荡持续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