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台湾2024选举结果的启示与应对
http://www.CRNTT.com   2024-06-06 16:54:43


  中评社╱题:台湾2024选举结果的启示与应对 作者:李非(厦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温州市台湾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李梦然(厦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台湾2024选举已经揭晓,台湾政坛重新洗牌,国民党未能翻盘,民进党继续执政,民众党异军突起,中间选民群体不断扩大,三党鼎立态势初步形成,政党政治进入更加复杂的博弈竞合时代,政党之间互相制衡、利益交换、协商调和、妥协让步将成为政治常态,“蓝消绿长”“统消独长”的政治生态没有发生逆转,两岸关系面临严峻挑战。但这次选举改变不了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大陆应静观其变,尊重台湾主流民意的想法和台湾人民的选择,区别对待台湾人民与台湾当局,一手软,一手硬,保持坚定的战略定力,遵循既定的战略步骤,推进两岸融合发展和祖国统一进程。

  2024年台湾“二合一”选举落下帷幕,台湾政坛重新洗牌,三党鼎立态势初步形成,中间选民群体不断扩大,“蓝消绿长”“统消独长”的政治生态没有发生根本性逆转。大陆应静观其变,保持坚定的战略定力,遵循既定的战略步骤,推进两岸融合发展和祖国统一进程。

  一、台湾选举结果溯源

  台湾“二合一”选举结果没有发生人们期待的意外,民进党打破了台湾政治周期的魔咒,继续执政,国民党未能反转选情,依然在野,民众党异军突起,大有斩获,台湾政坛正式确立三党鼎立的发展格局。

  (一)国民党回光返照

  国民党在这次选举中一度声浪较高,大有下架民进党的气势,出现选情翻盘的希望,但因“蓝白整合”破局,最终败选,只获得467万张选票,得票率为33.5%,仅保住基本盘。究其原因,主要有:

  1.内耗过多,团结不足。国民党向来被喻为“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政党,党内山头、大佬较多,内讧严重,整合能力又较差,关键时刻往往四分五裂,地方派系拥兵自重,相互牵制。尽管这次选举后期党内天王悉数出动,整合了韩粉、康粉等大部分支持者,呈现出暂时团结的气象,但由于杂音还是太多,郭粉也没有正式归队,不能完全团结一致对外,加上起跑落后,最后还是没能反转选情,遗憾落败。

  2.格局太小,野心太大。国民党大部分政治人物格局太小,野心太大,每逢重大选举,各有盘算,私心太重,为了个人名利,操之过急,连续三次都是在地方首长任期未满时,在假民调的诱惑下,沉不住气,过早宣布参选,如2016年的朱立伦、2020年的韩国瑜、2024年的侯友宜无一例外,结果适得其反,两头落空。这种临阵换将或临阵选将的恶果,国民党每次都没有吸取教训,屡错屡犯。

  3.舍本求末,去优存劣。国民党来自外省,根在大陆,天生带有“原罪”,经常被对手“抹红”为“卖台”,或“抹黑”为勾结黑势力,为了“漂白”,反给自己“抹绿”或“抹白”,跟民进党比“独”,跟民众党“抢白”。在台湾政治日益本土化的趋势下,国民党不得不越来越在地化,党内许多“绿骨蓝皮”的人,披着国民党的外衣干着民进党的事,抛去在两岸论述上的优势,对“九二共识”含糊其词,甚至舍本求末,否认一中原则,结果既失去“深蓝”选民的支持,又没有争取到“绿色”选民的认可,两头不讨好。

  (二)民进党欺世盗名

  民进党在这次选举中民调一直领先,虽一度有被下架的风险,但因“蓝白合”破局,最终有惊无险地胜选,获得559万张选票,得票率略超40%,维持其基本盘,但相比2016年的56%、2020年的57%,支持率下降了16—17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主要有:

  1.操控选举,频出阴招。民进党惯于操控选举,掌握行政资源,进行政策贿选,为达到选举目的,常常不择手段,不按常理出牌,频出“奥步”损招,迷惑不明真相的台湾民众。

  2.操控媒体,善于迎合。民进党深谙掌握舆论,雇用网军,搞假民调,混淆视听,扭曲民意,搞乱社会,并善于诱导青年人,不守规矩,迎合年轻人天生叛逆和不满世道的心态,激发支持者的热情。

  3.本土神牌,精于算计。民进党本土出生,惯打“统独牌”“主权牌”“抗中保台牌”,通过激化两岸关系,抹黑、抹红对手,误导民意,每每奏效。这次选前竟然把大陆的卫星发射硬说成“飞弹威胁”,人为制造恐慌和两岸关系紧张气氛,打“悲情牌”,塑造自己不畏外界压力的形象。

  (三)民众党异军突起

  民众党是这次选举最大的赢家,虽然输掉了地区领导人的选举,但也获得369万张选票,得票率为26.5%,大幅扩大了中间选民的支持度。

  民众党作为一个新生的政党,其产生源于岛内民众对蓝、绿两大政党的不满,在台湾政治生态的演变过程中,逐步发展成中间选民的代表者。柯文哲善于包装自己,忽左忽右,左右逢源,忽蓝忽绿,蓝绿通吃。柯文哲深谙运用网络,深获青年人支持。

  二、台湾选举结果启示

  台湾2024“二合一”选举结果表明,台湾社会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依然还是主流民意,两岸统一前景终归光明;另一方面,“台独”势力在美国的支持下日益膨胀,台湾政治生态“蓝消绿长”“统消独长”的趋势还在延续,两岸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中间选民群体不断扩大,无一党能掌握绝对多数,政党政治进入更加复杂的博弈竞合时代,他们之间互相制衡、利益交换、协商调和、妥协让步将成为政治常态①。

  (一)美国插手选举,抓紧打台湾牌

  这次选举看似“一人一票”投出来的,但实际上是大国博弈的角力场,每个候选人的后面都有大国的影子。台湾作为美国“围堵中国”的最后一张“王牌”,已经被美国推到中美博弈的最前线,大国深度介入、阴谋阳谋齐出、间接直接干预在所难免。

  1.深度介入,直接干预。由于地缘政治冲突和中美博弈加剧,美国加紧利用台湾,频打台湾牌,深度介入台湾选举,而民进党又甘当美国的“棋子”,倚美谋“独”,在这次选举过程中,或明或暗得到美国、日本等国间接或直接的强力支持,“蓝白合”破局就与美国的直接干预有很大的关系,等于直白告诉台湾民众,美国不希望看到国民党通过与民众党组合重新执政。

  2.官方互访,打气撑腰。美国公开支持民进党当局,积极邀请台湾高层官员访美,不断提升官方互访层级;美国行政高官和国会议员也频频访台,屡屡踩踏中国的“底线”。赖清德刚当选,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就违反一中原则,表示祝贺,美国代表团也直接飞抵台湾,为其打气撑腰,等于为民进党背书。

  3.误导民意,助长“台独”。美国大力协助台湾当局操控舆论,通过互联网等主流媒体控制话语权,掌握所谓的“道德制高点”,误导台湾民意走分离主义道路,鼓噪“台独”分裂活动,大力助长“台独”势力膨胀。有美国的支持,在两岸统一之前,大陆恐要思考民进党长期执政的可能和应对措施。

  (二)民进党虽赢却输,无法代表主流民意

  台湾选举的“钟摆效应”这次没有发生,下架民进党的愿望虽然没能实现,但也给民进党上了一课,其势力被大幅削弱,一党独大的地位不保,无法实现全面执政,不能再为所欲为。

  1.赢得执政,输了民意。民进党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虽然保住了基本盘,但远未过半,失去第一大党的地位,不能再像蔡英文执政8年那样为所欲为。其政党得票率仅为36%,虽略超国民党,但也只分得13个席位(与国民党一样),加上区域“立委”38席,共51席,比国民党少1席,比蓝营少3席,无法有效操控“立法院”。

  2.选举很能,经济无能。在台湾人看来,民进党是一个“乱党”,“会打天下、不太会治理天下”,搞乱社会很有本事,治理社会没有本事,发展经济无能无招,败光台湾家底。

  3.内斗外行、外斗内行。民进党尽管派系林立,矛盾重重,内部竞争杀得刀刀见骨,但整合能力极强,很快会重新团结在一起,一致对外。每逢重大选举,都表现出极强的战斗力,常常打得对手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