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乎项目的研究结果及假设住用地积比率为4至6.5倍,持续推进的大型项目及策划中的项目,可望于中、长期提供约400 000至500 000个公、私营房屋单位。这些单位主要来自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元朗南发展的后期发展,以及陆续上马的交椅洲人工岛及新界北的多个发展项目。再加上在《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可供兴建额外165 000至186 000个房屋单位的新开拓土地,2031-2032年后的下一个十至十五年的供应可高达565 000至686 000个单位。北部都会区下的项目有部分会纳入现有已开展或即将开展的研究一并探讨,有部分——例如关于洪水桥/厦村扩容部份,即是流浮山、尖鼻咀、白泥的部份——则会透过新的研究探讨。
近岸填海方面,我们会启动龙鼓滩近岸填海及重新规划屯门西的规划及工程研究,当中会检视不同土地用途组合;以及研究通过马料水填海及搬迁沙田污水处理厂往岩洞所得共约88公顷的土地,主要预留作创科发展。我们计划于2022年上半年为这两个项目向立法会寻求拨款,盼望在2027年或之前可以开始填海。
在“绿化地带”方面,政府曾于早前进行两阶段的绿化用地检讨,当中第一阶段主要检视一些已平整、荒废或没有植被的政府土地;而第二阶段则主要审视有植被但缓冲作用和保育价值相对较低的政府土地。为加快土地供应,我们会进行新一轮“绿化地带”用地检讨。考虑到时间性,现阶段会聚焦坡度较高、与发展地区距离可能相对较远但附近仍然有道路连接的地区,而且政府和私人土地都检视。初步估算,检讨范围涵盖约300公顷绿化地带,大概占全港绿化地带的百分之二。我们预计2022年年中完成拣选表面资料显示具有进一步发展潜力的“绿化地带”用地,以作进一步技术研究。
精简发展管制亦是我们的重点工作。发展局辖下的精简发展管制督导小组于2018年初展开工作。至今,我们已就九个与发展审批有关的范畴推出了精简措施,业界反应非常正面。2020年的《施政报告》进一步指示扩大督导小组的职权范围,纳入了规划及地政科以外的审批部门,以便政府更全面地检视发展审批程序。我们下一阶段的工作,是聚焦检视个别法例所订明的发展程序。涉及城市规划、收回土地、环境影响评估、道路工程等等的法例及规则,我们都会考虑,目标是明年上半年提出具体建议,并争取于明年之内提出条例修订草案。
“标准金额”补地价先导计划是当谈到精简发展管制时,已推出的其中一项试行的安排。我们在今年三月推出以“标准金额”征收工厦重建的契约修订补地价先导计划,业界反应至今都很好。相较过去三年平均每年只有三宗工厦重建个案就补地价达成协议,这先导计划推出短短半年间,已有五宗个案选择以“标准金额”计算补地价,当中四宗已完成补地价协议。而时间方面,更是较采用传统估价方式快很多。因此,政府决定扩展“标准金额”的涵盖范围,至新发展区下的原址换地申请。这主要有两个考虑:客观上,有关的原址换地申请,发展环境和性质类近,均位于有基建配套的新发展区,涉及高密度的房屋或商住混合发展,相对于新界其他地方,较有条件采用“标准金额”计算地价;时间上,在政府主导新发展区——如:古洞北/粉岭北——的土地规划和发展的前提下,采用“标准金额”计算地价,有助善用私人发展的力量,让我们可以更早落实所需的房屋供应。发展局和地政总署接下来会制订计划详情,目标是明年首季推出有关安排。
市区更新方面,政府会继续伙拍市区重建局,进一步加快市区更新的步伐。刚完成的“油旺地区规划研究”提出以创新、地区为本方式加快油麻地和旺角市区更新,包括在合适重建项目试行转移地积比、街道整合等规划手段。我们期望于2022年就相关落实措施公布指引及展开首批的改划建议,让市建局可尽快试行新的规划工具。需要强调的是,这些规划工具亦适用于私人发展的重建项目,当中合适和可行的措施亦可推展至油麻地和旺角以外的旧区。参考“油旺地区规划研究”的经验,我们会邀请市区重建局在荃湾及深水埗开展规划研究,审视两个地区内的土地用途、道路规划、休憩空间及社区设施等相关情况。研究旨在提出规划及重整蓝图,亦会探讨调整及提高区内发展密度的可行性。
加快市区更新的其中一个工具,是如何调整目前的《土地(为重新发展而强制售卖)条例》,即一般所谓的强拍条例之下的强拍门槛。在考虑如何适当调整强拍门槛的过程中,我们会平衡促进土地重新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保障私有产权的需要。我们亦会充分考虑如何保障受强拍申请影响的小业主。我们计划在未来12至18个月进行政策研究,包括参考其他城市的经验及强拍的过往案例,亦会谘询业界及业主立案法团组织等持份者,随后会向立法会提交建议方向。初步来说,我们的研究方向是探讨就不同类别、不同楼龄的楼宇适度降低并订立不同的强拍申请门槛,举例来说:目前50年楼龄或以上的大厦划一是八成的强拍门槛,是否有可能再细分一点,例如为再老旧一些的楼宇订立更低的门槛?位于非工业带的工业大厦,强拍门槛是否可较不是位于非工业带的工业大厦或其他大厦有适当的调整,以鼓励他们按照规划意向作出转型?
另外,《施政报告》提及投资基本工程。政府会继续努力投资基建,改善市民生活质素,支持社会的经济及长远发展,提升香港的竞争力。因应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我们会把基建投资作为刺激经济逆周期的主要措施。2021-2022立法年度财务委员会已批核的基本工程拨款高达破纪录的2 200亿元,我在此感谢立法会,我们亦预计未来数年政府在基本工程开支将超过每年1 000亿元 。
当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会更广泛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发展局亦会继续推行“建造业2.0”,透过“创新”、“专业化”和“年青化”,带领行业革新。在“组装合成”建筑法方面,目前已有超过60多个项目会采用这个建筑法兴建。除了政府努力,我们亦感谢业界配合,相信透过共同努力,未来在这方面会有更好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