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世界 ->> 社论要览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
http://www.CRNTT.com   2024-01-18 16:47:49


  中评社北京1月18日电/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搭建实践平台、开辟实现路径

  随着一声声汽笛长鸣,西安、合肥、连云港、赤峰等多地陆续发出新年首列中欧班列;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从云南磨憨铁路口岸入境,将新一批泰国榴莲运到中国市场;中国和马尔代夫签署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同意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加强战略对接;中国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旗舰项目凤凰工业园正式开园,标志着两国合作实现了从贸易和基础设施建设向产业对接升级的跨越……新年以来,中国和各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步伐坚定。

  2013年金秋,习近平主席洞察历史发展大势,顺应时代潮流,创造性地传承弘扬古丝绸之路这一人类历史文明发展成果,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人文内涵,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搭建实践平台、开辟实现路径。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

  10年多来,中国携手各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搭建了世界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秉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奏响“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的交响乐。共建“一带一路”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实践充分证明,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坚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高目标,积极推动构建双边、区域和相关领域命运共同体,有力促进世界和平安宁和共同发展。

  共建“一带一路”注重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崇尚的是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践行的是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谋求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让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打造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共建“一带一路”让各方深刻认识到,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中老铁路、雅万高铁、蒙内铁路、亚吉铁路等一大批标志性工程有力促进共建国家和区域互联互通,鲁班工坊、菌草技术、杂交水稻等“小而美”民生项目持续惠及共建国家民众……共建“一带一路”让天堑变通途、“陆锁国”变成“陆联国”、发展的洼地变成繁荣的高地的生动故事,印证了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成事、办好事、办大事。实践充分证明,共建“一带一路”扩大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累了宝贵经验。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