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经济,要看“形”,更要观“势”
http://www.CRNTT.com   2020-05-24 15:38:01


  中评社北京5月24日电/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要科学分析形势、把握发展大势,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困难、风险、挑战。”5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联组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在听取了部分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后,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形势,进一步坚定了发展决心、提振了市场信心,为看待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提供了重要遵循。

  2020年是不同寻常的年份。脱贫攻坚任务要完成、全面小康要建成、“十三五”规划要收官,但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带来了不小挑战。这是需要直面的现实,也是统筹发展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为此,中国经济“怎么看”与“怎么办”都不能脱离发展实情,关键是要实事求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年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就是遵循规律、尊重现实的体现,更有面对各种不确定性而决策的深谋远虑。

  那么,即便没有具体设定“KPI”,中国经济向何处发展、如何发展,决不能是一笔糊涂账,必须清楚我们正在面对的是什么问题、需要解决什么难题。这就既要看“形”,即中国经济的现状如何、基本面怎样;更要观“势”,中国经济的内部形势是什么、世界发展形势是什么、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向前发展的大势在哪里。只有搞明白这些问题,才能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才能在应对危机中掌握工作主动权、打好发展主动仗。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