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17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军情网 ->> 军事热图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火箭军方阵里的一支“神秘劲旅”:导弹工程兵
http://www.CRNTT.com   2019-02-13 09:45:37


 
  与青山相依,以岩石为伴,他们常年经受着孤独寂寞的洗礼——

  凯旋时即出征始,无悔青春家国情

  黎明之时,大山还在沉睡,记者被一阵汽车发动机轰鸣声惊醒。

  某工程旅二营临时营区前,排起一个长长的车队。教导员刘德禄说,营里负责的任务基本完工,部队接到命令,要一早出发开赴另一个工地。

  奋战上千个日夜,官兵对眼前这片山有了感情。他们列队向巍峨的群山敬礼,向无言的阵地告别,又一次踏上没有掌声的征途。

  早餐时,电视画面传来喜讯,在遥远的西北大漠,火箭军某导弹旅成功发射两枚新型导弹,迎来新年训练开门红。一旁的高级工程师姚富善说,导弹工程兵天天围着导弹阵地转,却很少有人见过导弹的真实模样,更不用说亲眼见证导弹发射。

  然而,当一枚枚导弹惊雷蹈海、刺破长空时,很少有人知道,一座座托起导弹腾飞的“地下长城”,就由他们亲手构筑。

  无悔青春家国情。座谈时,官兵们说,环境艰苦、交通不便,他们可以克服;家属随军不能随队、随队难以团聚,他们可以忍受。最难以忍受的,就是那份远离亲情、孤独寂寞的煎熬。

  “知道为什么坑道作业点上方都挂着一盏盏很明亮的灯吗?”上士曾祥顺告诉记者一个“秘密”,那是官兵施工生活中的“太阳”。他说,导弹工程兵常年见不到阳光,短则十多天,长则数月,每次从坑道出来,大家最大的愿望是见一次蓝天、晒一次太阳。

  在信息流转高度发达的今日,孤寂仿佛就是大山对导弹工程兵特有的“馈赠”,记者在采访中感同身受——他们往往有口难言。

  因为不能说。不能说,是遵守保密铁律。

  在微信、抖音成为时下社交主流工具时,他们只能在休班时间,通过固定外线电话把平安送到远方。他们在哪里、干什么,家人一概不能知。因为“不能”,官兵把思念寄托在山外周而复始的日落晨昏。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