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网评:为能者担当让“揭榜挂帅”落到实处
http://www.CRNTT.com   2020-05-29 10:55:32


 
  “榜”是任务也是责任,“帅”是许诺更是授权。古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揭榜英雄”登台拜印后,必须赋予其充分的自主权,让人放开手脚、自由探索。这些年,上至国家层面的讨论部署,下至各省市的文件新政,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的“强刺激”“深刺激”一波接一波。然而,还有许多根深蒂固的问题仍未解决,束手束脚、杂务缠身等情况还是存在。还是那个道理:倘若科研人员前怕狼后怕虎,或者深陷表格材料中,攻关创新的精力必将极大分散。充分尊重科研人员,就要把旧条框清理乾净、把新精神落到实处,该改的坚决改彻底、该放的坚决放到位。

  挂帅出征必有胜败,而胜败是兵家常事,关键领域的攻关更是“九死一生”。我们对“一生”孜孜以求,但同时必须正视“九死”中不可避免的沉没成本。科学研究具有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线不确定性和结果难预测性等特点,不同于可以按部就班推进的其他工作,我们非但不能要求“揭榜英雄”一定成功、马上成功、按期成功,还应当坦然接受失败风险,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容错机制。要看到,科研探索中的失败并非没有价值。诚如一位院士所比喻的,“不能说馒头吃到第4个吃饱了,就全是第4个的功劳”。创新路上,无限风光在险峰,越追求尖端,遭遇折戟沉沙的几率越高。包容屡试屡败、鼓励屡败屡试,就是在接近一朝成功的胜利时刻。

  说一千道一万,“揭榜挂帅”长效机制的内核,正是要为能者担当,让他们心无旁骛攻坚克难,向全社会传递“实干为要”最强音。我们期待,未来会有更多“悬榜”与“揭榜”的良性互动,会有更多“挂帅”与“掌印”的精彩故事,为“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注入无限动能。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