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大陆推动31项惠台措施成效及台湾的回应策略分析
http://www.CRNTT.com   2018-11-01 00:18:49


大陆陆续推出各种的惠台新措施,在台湾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与冲击。
  中评社╱题:大陆推动31项惠台措施成效及台湾的回应策略分析 作者:陈淳斌(台湾),南台湾两岸关系研究学会理事、嘉义大学教育行政与政策发展研究所兼任教授

  作者指出,值得观察的是在融合发展战略思路下,中共当局直接出撃、操之在我,让台湾人用脚投票,可以说是当前大陆推动融合发展的最终战略目标且是大陆对台政策最重要的转变。可以瞭解中共在十九大后已加快两岸经济融合进程,期冀加速台湾居民西进大陆,磁吸效应进一步显现。整体来讲,台湾社会中有相当多的年轻人、高教育程度者或中产阶级的人对大陆这项“新对台措施”持比较正面反应,这代表大陆陆续推出各种的“惠台”新措施,确实在台湾目前正处于政经困境且恶性循环背景下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与冲击。

  一、前言

  继中共中央于2017年1月推出给予台湾居民与大陆居民享有相同的国民待遇政策后,随即在2018年2月28日大陆国台办等29个部委联合推出“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一般称之为惠台31项措施。

  根据此项措施其中有12项政策涉及加快给予台资企业与大陆企业同等待遇,19项则提供台湾人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的同等待遇,包括开放报考134项国家职业资格、提供医生与金融从业人员等专业人员取得大陆从业资格,更便利及放宽台湾影视、图书等进入大陆市场限制,可以说是农历春节过后中共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开幕前,对台政策的开春第一炮。

  依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说法:惠台31条措施具有三项特点,一是围绕国家重大行动计画和国家重点研发计画项目;二是量身定制,提出针对性强的解决办法;三是涵盖财税、用地、金融、就业、教育、文化、医疗、影视等多领域,开放力度大、范围广、涉及部门多,前所未有且从台资企业到个人皆受惠。〔1〕

  针对此次大陆扩大惠台措施可以看得出来大陆显然已逐渐从过去强调由上对下并用武力为后盾的统一模式转变为吸引台资及人才融入大陆社会的所谓融合型统一方式。同时涵盖对象更为明确、广泛:一为对大陆投资的台商;二为赴大陆求学、创业、求职的台胞。针对性、主动性、全面性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层面,积极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已是当前大陆对台政策主旋律。

  值得观察的是在融合发展战略思路下,中共当局对长居中国大陆的台籍民众亦将开放政治参与管道与空间,包括允许参加选举或出任公职。在一般行政机构开放具有中共党员身份的台湾人担任不涉及国家机密的职务;在基层选举上欢迎台湾人加入地方治理行列。因此直接出撃、操之在我,让台湾人用脚投票。可以说是当前大陆推动融合发展的最终战略目标且是大陆对台政策最重要的转变。可以瞭解中共在十九大后已加快两岸经济融合进程,期冀加速台湾居民西进大陆,磁吸效应进一步显现。

  二、政党轮替后民众统独立场变化及对蔡英文两岸政策满意度

  2016年的大选后台湾三度政党轮替,对于陷入谷底的民进党翻身再起,不但赢得总统大选,更取得国会过半数的席次,开启完全执政的新时代,台湾被视为民主政治渐趋成熟国家。

  历经两年的变革,一般百姓如何评价民进党及蔡英文政府?《天下杂志》国情调查发现,人民对总统蔡英文的不满意度竟高达七成,其中39岁以下年轻族群是最为不满的一群。换党执政、经济竞争力和就业机会,仍是台湾居民认为最该改善的项目。

  依《天下杂志》国情调查报告显示,台湾居民对执蔡英文政府表现并不满意。不满意者高达67.7%,远高于满意者的23.8%。以年龄区分,39岁以下年轻族群的满意度最低,主要又以30到39岁者最为不满,高达71.6%。〔2〕

  此外,《远见杂志》针对蔡英文执政满650天时所进行的民调显示:赞成台湾独立的人,从2014年太阳花学运后达到高点32.1%,降至2018年2月的21.1%;下降了11个百分点;赞同与大陆统一的比率则从2016年的7.9%升高至2018年的14.8%,达到十年来的新高点。至于人民认为是否同意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基础的人数达到47.5%;远比不赞成的33.2%的人为高。〔3〕最后,民众支持维持现状的比率约为55.6%,整体趋势呈现较稳定的状态。〔4〕

  《天下杂志》的调查显示蔡英文政府处理两岸关系上,不提九二共识,并强调维持现状,表示可以认同的人约占48.9%﹕但不同意的人则占41.6%,显示两者相当接近。但依《中国时报》的民调则显示:民众认同九二共识的人比率达37%,超过不认同者35.2%。这或许反映民众已逐渐感受到前后任总统不同的两岸关系温度。两年来,官方交流中断、陆客观光锐减、友邦接连断交,让此前被污名化的九二共识渐被民众理解。值得注意的是,20-29岁族群认同九二共识的比率已达到38.1%。似乎代表这两年来大陆吸引台湾青年赴大陆就学、就业的惠台措施正在发酵。相较于低薪、发展空间狭小的台湾,大陆给予台湾青年更大发展空间的磁吸效应不断扩大。〔5〕

  民众在统独立场的变化如何﹖在《天下杂志》所作的“2018国情调查﹕年轻人外逃,台湾人认同创新低”的调查报告中发现:在两岸关系的统独立场态度方面,支持统一者首度翻转,出现上扬趋势,主张“维持现状”及“台湾独立”者则呈现下滑态势。

  台湾民众支持“尽快统一”者维持低档徘徊占2.6%;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统一”者则创下近10年来新高达到13.8%,较2017年的8.2%,明显成长且各年龄层均呈上升趋势。相较之下,支持“台湾独立,但与大陆维持和平关系”及“不管如何台湾尽快独立”者,则从上次调查的37.2%降到32%,最明显落在30到39岁世代,从54.3%逐渐下降到37.3%。这显示争取民心上,执政的民进党政府的敌手,已不再是在野党而在海峡另一边。〔6〕联合报的调查则发现主张“永远维持现状”仍为主流,且比率由2016年的47%回升为49%,主张急独和缓独的人由2016年的31%降为24%,一年来少了7个百分点。趋势调查显示,主张永远维持现状者的人由2016年的47%回升为49%,增加两个百分点;主张急独和缓独的人各比2016年减少2及5个百分点,这是自2010年来历次调查最低;12%主张缓统,8%主张急统,合计比率较2016年略增3个百分点。〔7〕

  《台湾民意调查基金会》在2018年1月所发布的“蔡英文总统的两岸与经济表现”民调中,民众对于执政两年的蔡英文两岸关系表现只有26%还算满意;35%不太满意;24.6%非常不满意。民调同时显示在20岁以上的成年人当中,有31%对蔡英文两岸政策基本上是满意;但不满意者高达60%,且强烈不满的人多达两成五。六成不满其两岸政策的比率,创下蔡英文就任以来的最高纪录。〔8〕至于在统独立场变化方面,从蔡英文在2016年5月上台执政至今,支持台湾独立的人从51.2%一路下滑至38.3%,共减少了12.9%,主张统一者是从14.9%上升到20.1%,共增加了5.2%。〔9〕

  政大选举研究中心长期追踪民众统独立场趋势分布,从2018年1月份公布的民调瞭解2016年3月在20-29岁的年轻人中“赞成独立”与“赞成统一”的比例分别是36.8%和5,2%。直到2018年,在18-29岁的青年人“赞成独立”的比例下降到27.4%,至于“赞成统一”的比例则上升到13.1%。就调查的民众整体统独立场,支持最终偏独与最终偏统的比例分别是39.1%和25%,两者同样分别是近10年来最低点及最高点。〔10〕

  最后,《中国时报》进行的民调则显示:民众期待蔡英文的施政优先顺序中,最希望加强的是两岸关系、经济发展与教育改革等3项;各年龄层当中,满意度最低、不满意度最高落在40至49岁中壮世代,满意度仅18.9%,不满意度高达69.9%。〔11〕

  三、大陆惠台31项政策的初步成效分析

  (一) 卢丽安效应显现

   中共十九大台湾籍党代表卢丽安的出现,让台湾民众议论纷纷,当她在媒体面前曝光过后,卢丽安鲜明的政治表态被当成典型的爱国统战样本在中国大陆媒体大肆宣传。此后在卢丽安效应下,一些台湾青年陆续高调表态入党意愿,像是张立齐及王裕庆等人以往低调默默进行,但在卢现身媒体后即公开表示要加入共产党为祖国统一尽一份心力。这些人一边发展组织,一边期盼中共中央能恢复台湾党支部。据媒体预估至2017年约有500多位台湾人因取得中国身分而被取消户籍,甚至有台湾人担任中共党政军职务。〔12〕事实上在大陆的红色暗流一直存在,只是近年来因受到中国崛起的鼓舞和卢丽安事件的启发,开始敢大声唱红。像张立齐在中国大陆就认识不下20个台湾人加入共产党,有学生、台商、工作者或台湾人第二代,全台湾约有上百个红色组织,光是台大就有四、五个,成员间多通过微信联络以分享心得、读书会、纪录片放映等活动维系组织。〔13〕

  卢丽安效应之所以受到台湾媒体的注意,主要有两个重要因素,首先她是台湾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与过去多数台籍党代表不同身上有浓厚的台湾元素;其次大学教授身份属社会精英阶层,在两岸之间选择中共制度不仅代表主观意愿且其意义不凡。〔14〕

   (二) 赴大陆就业、就学、实习意愿人数增加

  为吸引台湾人赴大陆就业、就学,各省市无不卯足全劲推出各项政策,例如上海市“55条”、福建省“66条”、厦门市“60条”、“宁波80条”、“浙江76条”等惠台政策,2018年海峡论坛更开启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新进程。就在两岸和平发展论坛闭幕之际,大陆公布41项2017年两岸重点交流项目,几乎全以两岸青年互动为重心;除既有创业创新项目外,并扩大台青赴陆国企实习名额,招聘260名大学教师计画,砸下近5000万人民币(约2亿5000万台币),鼓励两岸学者科研合作,标志大陆对台政策“独尊一青”时代来临。

  惠台31项措施等政策出台后,对当前台湾民众的磁吸效应为何?有何具体影响?吾人约略从下列几项调查数据可以瞭解大概:台湾人赴大陆就业发展的比率逐年增加。在《天下杂志》的国情调查报告发现:有意到中国大陆工作的人,约有37.5%表示同意,是自2010年调查以来新高点,其中20到29岁者人数最多达到43.8%;至于30-39岁的人占42.7%。〔15〕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