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社记者专栏 ->> 郭至君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何思慎:中日须努力将双边关系带离恶性循环
http://www.CRNTT.com   2022-10-07 00:15:30


 
  岸田文雄表明不出席9月12日由大陆驻日大使馆、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及中日友好团体在东京举行的“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研讨会”,但9月5日中方按计划在北京举行由双方大使馆及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共同主办之“50年50人”,此为官方色彩浓厚之庆祝建交50年活动。活动上日本驻北京大使垂秀夫致辞表示,虽然中日所处国际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但两国作为永远的邻居是不变的。回顾建交时大陆总理周恩来的智慧,垂秀夫忆起周恩来所言“既不能失去原则立场,同时也要给对方下个台阶,要互相为对方考虑”,意有所指的呼吁将周恩来当年的战略思考置于当下的中日关系,双方各让一步,中日互给“下台阶”的空间,产生新的智慧,以此指导未来的中日关系。

  何思慎指出,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未曾真正思考如何面对站在其前头的中国、如何与中国交往。崛起后的中国走向海洋,与自诩为海洋大国的日本在印太海域的战略安全矛盾日益升高,加上大国竞争的国际形势及中日经济的相对位置变化,中日关系及双方人民的交流与相互认识难以与时俱进,肆应时代的剧变,使迎向50年的“关系正常化”仍跌宕起伏,不仅“友好”闻见异音,“和平”更现挑战。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日本《读卖新闻》民调显示,80%以上的日本民众认为“中国是威胁”。日本政府对中态度强硬具有民意基础,并非官方或个别政治人物的主观好恶或刻意操作。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点出问题所在,日本对中国的感情非常复杂,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发展得太快,日本人却未能完全理解中国的发展。

  何思慎表示,值此中日关系困难之际,双方的交流与沟通更显重要,以避免矛盾激化,对立螺旋向上,最终走向冲突。中日关系重要推手、前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认为,要实现中日友好,须倾尽全力用心接触对方。其中,留学生与观光客是中日交流的重点,可化解误解与偏见,更可为发展中日关系发挥桥梁作用。中、日若能瞭解对方,即可避免不必要的对立及竞争,维持合作关系。中国与日本是东亚的领头羊,友好、稳定的中日关系对区域的和平与繁荣无可或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