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贝聿铭:东西文化的优雅摆渡者
http://www.CRNTT.com   2019-05-20 11:03:43


贝老对自己的“收山之作”——苏州博物馆新馆钟爱有加。(苏州博物馆提供)
  中评社香港5月20日电/5月16日,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走完了102年的人生旅程,在纽约家中去世。在跨越两个世纪的生命长度里,他创造了无数传奇,获奖无数,其中包括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获得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可,被称作“建筑界的华人之光”。

  美国《侨报》5月17日载文《贝聿铭:东西文化的优雅摆渡者》,文章说,在其身后,是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数个经典地标性建筑,它们遍布四大洲,风格迥异,但却让人们发出相同的感叹:建筑本身就是艺术品!

  贝聿铭的成功在于融汇中西。曾有人这样评价贝聿铭:“他是一个难得的跨文化样本,从东方和西方两种截然的文化土壤中汲取了精华,又游刃有余地在两个世界里穿越。”

  贝聿铭自称是“来自中国的西方建筑师”,他18岁赴美国留学,所接触的是西方建筑学体系;进入建筑界,他的作品也充分体现了西方建筑师的前卫、大胆。贝聿铭的成名之作是选址于波士顿港口的肯尼迪图书馆。这座倚海矗立、黑白分明的现代化建筑,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

  而他最“大胆”、名气最大的作品,则是法国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在有七百多年历史的博物馆中新建一个奇特的现代建筑,不出所料引来法国人的大声抗议:怎么让一个华人来修我们最重要的建筑,贝聿铭会毁了巴黎。但时间证明了贝聿铭的眼光和魄力,这颗“巨大的宝石”使年迈的卢浮宫迎来了一次新生。

  虽然成年之后一直在美国工作、生活,但是贝聿铭从来没有忘记他的文化之根。他曾在苏州园林狮子林中度过了一段童年时光,在那里他完成了最初的美学启蒙。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的血液中流淌的是中国文化”“中国诗词、绘画、园林是我的灵感源泉”。遍览其作品,无论是粉墙黛瓦、如水墨画般的苏州博物馆还是设计灵感来自“竹子开花节节高”的香港中银大厦,都深藏着东方美学的诗意。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