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5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http://www.CRNTT.com   2020-08-07 08:40:26


  中评社北京8月7日电/“直播带岗”、扩大招聘规模,促进新就业……这段时间,各地各部门频出“政策包”,多措并举、创新服务,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较去年新增40万人,增量、增幅均为近年之最,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就业形势相对严峻,“保就业”任务艰巨。

  就业是民生之本,位居“六稳”“六保”之首。保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平稳,需要各地区各部门的合作与共同努力。尤其是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一些招聘活动因疫情防控原因被迫推迟、取消,这就需要不断创新优化就业服务,为高校毕业生求职提供便利。

  笔者跟随“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团在重庆市采访时获悉,为解决疫情下现场招聘活动无法正常开展的困难,重庆市加快拓展线上服务渠道,推出“重庆英才 职等您来”公共就业人才网络直播招聘活动,在重庆就业网、智联招聘、58同城等多个招聘网站同步设立直播招聘链接和招聘专区,以“现场直播+线上招聘”模式开展直播招聘。自6月20日启动“直播带岗”以来,开播5期已实现就业6757人。

  面对就业压力,高校需要审时度势转变办学理念,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助力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比如,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专业结构,淘汰就业差、水平低的学科专业,促进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匹配,真正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实现由人才供给导向型向就业需求导向型转化。比如,重庆大学近年来撤销了一批与学校办学定位不符合、专业基础资源薄弱、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如无机非金属材料、地质工程、公共事业管理等。同时,该校新增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医学工程、智能建造等新工科专业,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努力保障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当然,高校毕业生要找到理想的工作,终究离不开自身努力。广大毕业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就业方向和就业预期,充分利用好地方政府和高校所提供的各种招聘机会,争取实现顺利就业。

  需要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稳定就业的基础条件也没有变。只要坚定信心、上下协同、精准施策,一定能更好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华林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