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3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刘和刚:民歌唱的就是老百姓自己的事
http://www.CRNTT.com   2024-10-24 12:34:10


  中评社北京10月24日电/据新华社消息,“我儿子从小就会唱《半个月亮爬上来》等民歌,到小学三年级突然不唱了。他说学校没人唱这歌,会被同学笑话。”歌唱家刘和刚近期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民歌唱的就是老百姓自己的事,但受流行音乐等冲击,中国民歌遭遇传承瓶颈,但只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民歌这棵“老槐树”终将枝繁叶茂,浸润人心。

  “中国民歌遭遇传承瓶颈”

  刘和刚说,民歌是56个民族从茶余饭后、劳作当中产生的音乐,饱含着生产生活的智慧和真挚的情感。“民歌跟普通老百姓息息相关、血肉相连,只要你喜欢,张嘴就可以唱。”

  刘和刚说,许多经典民歌凝聚着历史和文化,承载着大众的共同回忆。但即便是拥有如此深厚文化底蕴的歌唱形式,在当下也面临时代挑战。

  “受流行音乐等冲击,中国民歌遭遇传承瓶颈,很多‘90后’‘00后’都不知道啥是民歌。难道它快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刘和刚揪心地说。

  “民歌是我们民族音乐文化的根,它就像一棵‘老槐树’,它的蓬勃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撑。”刘和刚说,民族音乐在培养审美情操,地方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接受新鲜文化和音乐的同时,不能忘记、更不能扔下它。

  “新时代的民歌要与时俱进”

  “我热爱中国民歌,希望搭建一个平台,让民歌发扬光大。”2022年起,为了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民歌、传承民歌,刘和刚创办“中国经典民歌展演”活动,通过比赛、举办公益演唱会等方式,让民歌走进校园,力求推出更多新人佳作。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