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坚持精准施策 全力脱贫攻坚
http://www.CRNTT.com   2020-06-24 08:05:48


 
  必须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脱贫攻坚。扶贫开发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比如,应继续动员组织东部地区精准参与西部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应鼓励各类企业和单位凭借自身优势通过提供产业、技术、就业岗位等途径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优秀企业的带动能力,精准推动贫困地区的企业发展。

  精准实施全面脱贫的政策部署

  应该看到,剩余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大都具有“成因复杂多变、贫困程度深、蔓延久、分布广、类型各异”的特征,全面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必须精准施策、分类推进。

  精准实施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政策部署。对于能够通过发展生产实现脱贫的地区和人口,首先,必须精准选育符合当地实际、市场韧性强、附加值高、共享面广的主导产业,并通过外引、内育的途径,培植龙头企业。其次,应继续完善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互联网+”助推城乡产业融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此外,应优化财政金融政策扶持体系,助推贫困地区主导产业实现市场化、规模化、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脱贫与乡村振兴的内生融合。

  精准实施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政策部署。“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是实现内生脱贫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国家教育经费必须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加大对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的帮扶力度,努力缩小教育的群体差距和区域差距。另一方面,教育赋能脱贫应优先锚定“缺文化、少技能、无动力”的健康劳动力,通过普通文化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其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此外,还要发挥乡村能人脱贫奔小康的“头雁效应”,激发贫困群体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

  精准实施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的政策部署。按照中央部署,“十三五”期间计划对近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必须加快易地扶贫搬迁计划的整体落实,精心组织搬迁人员尽快向城镇郊区、产业园区、人口聚居区有序转移。同时,还要完善后续帮扶计划,有序做好易地扶贫搬迁人员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搬迁人员基本生活需要;切实做好搬迁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使其尽快参与生产就业,实现既能“搬得出”又能“稳得住”。

  精准实施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政策部署。对于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要推动实现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脱贫致富与可持续发展相促进。应结合当地实际精准发展益贫生态产业,培植生态脆弱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同时,应认真做好贫困人口生态补偿的精准发放,加大生态保护补偿力度,确保生态保护补偿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

  精准实施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政策部署。精准实施社保兜底脱贫政策,应加强低保户与贫困户、低保线与贫困线的有效衔接;扎实做好贫困家庭经济状况的动态核查工作,确保应保尽保。同时,应加快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的兜底功能与其他扶贫政策的激励功能正向互动,确保社会保障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胡乐明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