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3月29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世界 ->> 深度分析 】 【打 印】 
大华网路报:那个时代 台湾人曾有的光荣感
http://www.CRNTT.com   2019-10-29 16:28:19


  中评社香港10月29日电/大华网路报今天“是非集”专栏说,民进党政府操弄阻挠陈同佳来台投案,在频频被揭穿法制上的谎言而遭“打脸”后,“行政院长”苏贞昌又以选战重炮手的角色,再度制造陈长文律师曾赴港指导陈同佳来台投案的谎言,并把马英九也拉下水,称他们“魔鬼和魔鬼中的魔鬼”。马英九回应苏贞昌为“荒唐”和“心术不正”,苏贞昌又回批马英九和“马友友们”过去为威权服务,“今天还有那个脸讲人权?”斗性十足,但总拿过去“威权时期”来当挡箭牌,未免也显得此际的心虚。 

  不久之前,蔡英文自夸执政绩效,向民众说台湾上一季的经济成长率,已攀上了“亚洲四小龙”的龙首。姑且不探究为何只讲“上一季”,也不论今年整年的经济成率是否居于“龙首”的地位?民进党人“不是忘记,而是不敢提起”的事实是,世界上称赞台湾经济发展奇迹,并造就亚洲小龙龙首地位时,正是有一群优秀人才“为威权服务”的威权统治时期。 

  在民进党制定《促进转型正义条例》中,把“威权统治时期”的起点,订在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之日,也就是台湾从日本殖民统治重返“中华民国”怀抱的开始。从时间点和威权统治的定义来看,似乎并没有可争执之处。然而,民进党人刻意抹煞的事实是,战后国土需要复建,民主“宪法”尚待制定实施,民主体制当然也还未建构,而接下来随即爆发国共内战,当时应是连“威权时期”都称不上的“动乱时期”。 

  蔡英文在双十节发表的文告中,只认同迄今七十年的“中华民国台湾”,但这又少了他们认知中从“威权统治时期”开始后的四年。不仅如此,民进党还透过修改历史教科书,让台湾年轻人已弄不清楚“中华民国”“中央政府”是因国共内战失利,而从中国大陆播迁来到台湾。同时,政府来台后尚面对中共武力解放台湾的威胁,直到民国八十年因两岸关系改善,台湾才在宪政体制上终止了“动员戡乱时期”。 

  “动员戡乱时期”在法制上属于战争时期,实施部分程度的戒严体制,对人民自由的范围也有所限缩。同时,在实施民主方面,不仅地方自治选举向下扎根至村里长,即使中央民意代表因代表全中国法统的象征无法全面改选,但该段时期则仍有定期改选的台湾地区“增额”的名额。也因此,那段时期才被美国学者定位于“软性威权主义时期”。 

  专栏说,台湾与中国大陆综合实力相较,我们领先且最强的时期,正是民进党口中的“威权统治时期”。那个时代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人,莫不以追求台湾的进步与发展为职志。这些前辈为台湾现存的成就与各方面资产打下基础,并曾经为在台湾的“中华民国”赢得世界关注的目光,也让当那个时期的台湾人在国际间得有光荣感,不正也是“为威权服务”的人吗?民进党不是忘记,而仍是不敢提起。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