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汪爷爷讲故事之三十六:日据时期的台湾同胞
http://www.CRNTT.com   2017-04-28 00:32:23


图四
 
  日据台湾当局要求台湾同胞改用日本姓名,1937年起,连续三年硬性规定台湾的新生儿必须取日本名字;1940年2月11日起实施《改姓名条例》。对此,台湾同胞采用多种方式予以抵制,拒不改名换姓者有之,“女改男不改”、“明改暗不改”者有之,用拆字、谐音之法者亦有之。我收集和收藏的日据时期台湾的户籍誊本(影印件)里,有的人家拒不改名换姓;有的人家“女改男不改”,如南投县陈姓某家,女性成员改名为金花子、兰花子等,男性成员则一律不改。在我读过的文章里,则有许多“明改暗不改”的故事。例如,有吕姓人家的家长,用明信片的方式征求台湾各地的吕氏族人的意见,共同将“吕”改为“宫本”;又如,陈姓人家将“陈”改为陈姓的郡望“颍川”,李姓人家将“李姓”改为“岩里”(“原本姓李”之意)。台湾同胞用特殊的方式,保留了同中国姓氏文化(包括“大丈夫坐不改名行不改姓”的理念、家族传说等)的联结。

  日人据台之初,就对台湾文人学士表现出警犬般的警惕:“持有旧政府(按,指清廷)时代之学位(举人、贡生、秀才等等)者,全岛尚有不少。渠辈费多年努力而获得之学位,在新生台湾(按,指日据时期的台湾)等于一片废纸而成无何价值,故其不平不满,实有难于掩蔽者。彼辈概为地方领导者,具有相当势力,漠然置之不理、洵为不可轻视之一大问题也”。基于此一评估,日据台湾当局最初采用了文化上的笼络政策。然而,其文化政策不断收紧,从文化上的笼络政策逐步改为文化上的管制、限制和扼制政策。1902年,台中栎社“以击钵吟号召,遂令此风靡于全岛”。“击钵吟”创作活动具有竞技性、趣味性和集体性,又可“借为读书识字之楔子”即传授中国文史常识的渠道。“击钵吟”创作推动了台湾文坛的复苏、诗人结社的风气,并吸引了侵台日吏里的汉文学爱好者。1912年,梁启超到台参加栎社的活动,他对台湾“所至有诗社”的情形印象深刻。日据台湾当局限制并进而扼制汉语教学和汉文报刊,但对使用文言、写作旧诗和诗人结社并无严厉的限令或禁令。据台湾学者报告,1902年台湾有诗社6家,1923年增至69家,1943年竟然有226家。台湾诗人在日据台湾时期巧妙地赢得中国旧诗、旧文学在台湾乘隙生存的空间。在日据时期的台湾,在台湾的日据时期,“提倡旧文学”首先就有文化坚守的意义。

  (作者汪毅夫系台盟中央副主席、全国台联会长)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