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专家建议:加强监管提高直播带货违法成本
http://www.CRNTT.com   2020-06-19 10:37:01


  中评社北京6月19日电/据法制日报报道,近年来,直播带货迎来井喷式发展,成为电商行业的潮流。与此同时,直播带货暴露出来的产品质量、虚假宣传等问题也接踵而至。

  前不久,主播罗永浩在直播间推荐了“花点时间520玫瑰礼盒”,随后就有网友在微博反映礼盒的质量问题,称收到的花束存在枯萎、腐烂现象。5月20日起,罗永浩转发相关投诉博文表示道歉,并说明了补偿措施。此前,网红主播薇娅、李佳琦等也曾因产品质量问题被指直播“翻车”。

  直播带货的产品质量如何保证?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法制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行业内部缺乏监管

  事实上,直播带货的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问题早已不是新鲜事。

  去年,主播李佳琦在一场近400万人观看的直播中卖出的阳澄湖大闸蟹,被曝出并非产自阳澄湖,遭到网友频频投诉;在另一场直播中主播在展示“不粘锅”效果时,“不粘锅”却粘锅了。

  今年5月,主播薇娅在直播中销售来自西双版纳的农产品和水果,却迎来“吐槽”不断。不少网友收到货后发现,很多水果还未成熟,此外还存在以次充好、缺斤短两等问题。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4月1日发布的《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能够接纳直播电商,但电商直播购物存在的多项问题也不容忽视。调查显示,有37.3%的受访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例如,消费者容易受到直播氛围影响而冲动购物;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被夸大宣传或虚假信息误导,购买到假冒商品和“三无”产品等。从调查数据来看,“担心商品质量没有保障”和“担心售后问题”是消费者两大主要顾虑。

  对此,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认为,目前企业违法成本低、消费者维权成本高、市场监管执法难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直播带货监管的相关标准和制度滞后,这些都是导致行业乱象的原因。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