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两岸双方相互承诺并加以兑现,确保两岸和平发展。信任涉及可预测性、可信性以及良好的意图三种概念,博弈双方应经历一个“承诺期”才会建立信任。增进两岸政治互信,两岸双方需要相互承诺,以增加彼此信任。大陆学者刘国深认为,两岸政治互信就是两岸双方“展现出共同维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法理和政治现实之意志,建立起包容和信任的关系。”李家泉认为,两岸政治互信核心就是台湾承诺不搞“台独”或“法理台独”,也不搞“独台”或“法理独台”;大陆 承诺不用武、不搞武力统一。另一位学者张文生认为两岸之间应相互承诺,台湾要给予大陆“台湾不会走向分裂、海峡两岸最终将走向统一”的信心;大陆要给予台湾“保持台海和平稳定,两岸统一对台湾人民有利”的信心。台湾学者杨念祖认为,政治互信实质内涵就是双方“不具备生存与发展的威胁,不具备以武力侵犯领土主权的威胁,并以充分的政治作为保障互相尊重、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充分表现相对认知与实际作为的政治决定与行动。”本人认为,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现阶段,两岸双方最重要的政治承诺,就是相互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双方特别是台湾各方应充分认知到,唯有两岸和平发展,台湾前途与命运才有保障;唯有两岸和平发展,台湾同胞的福祉才能最大化、最佳化。这是争取、塑造台湾主流民意不二法门。在此过程中,两岸双方应采取实际措施,充分、全面兑现承诺,持续增进互信,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螺旋上升、不可逆转。
三是形塑两岸互信的情感、价值及利益的共生体系。在心理学中,信任涉及诚实、能力和价值的相似性。而在社会学中,信任涉及相互依赖性、心理概念、风险、善意、理性决策及情感成份。而情感、价值与利益可以构成三位一体的两岸互信的共生体系。从情感而言,两岸同胞都是炎黄子孙、同为中华民族,双方相处之道在于同理心、包容性,彼此欣赏,彼此倾听。古人云:以大事小以仁,以小事大以智,两岸双方需要同情的相互理解。从价值而言,两岸双方都肩负着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一中框架、传承中华文化、实现民族复兴的责任。从利益而言,两岸双方可透过交流合作实现各自发展与完善,走向共同发展,以此确保两岸同胞利益与福祉的最大化、最佳化。台湾海基会副秘书长马绍章提出了构建两岸互信的四项条件,包括共同性、一致性、确定性以及突破性。其中最重要的内涵就是“两岸共同论”,包括共同发展、共同成就、共同分享。本人认为,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路径在于培植两岸共同利益,减少利益冲突;形塑两岸共同价值,消弭价值分歧。
四是建构政治互信的制度化。增进两岸政治互信,需要两岸双方进行互信的制度化建设。制度化涉及共同的价值理念、制定规范准则以及建立体制机制三方面内涵。为此,两岸双方特别是两岸高层应将增进政治互信、确保两岸和平发展作为双方共同的价值追求,不容回避。两岸双方立即着手制定增进互信的规范、准则,可就政治互信进行正面、负面表列,多做积极、正面、善意的事,不做消极、负面、恶意的事。两岸双方应建构一套增强政治互信的可长可久的体制机制,包括两岸互信的对话沟通机制、运行保障机制、修复纠错机制、激励机制等,以确保和平发展的价值理念得到弘扬,互信规范得到遵守,政治互信得以持续增强。两岸双方应在现有国共平台、海协、海基两会管道之外,设立制度化的政治对话机制,可采取智库对口、官员参与的形式,进行深度交流与共同研究,为最终解决政治分歧创造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