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3月30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以协力“战疫”为契机优化全球治理
http://www.CRNTT.com   2020-03-12 09:32:06


  中评社北京3月12日电/席卷全球的疫情,让世界无比真实地看到,在自然面前,人类始终渺小;在灾难面前,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突如其来的“黑天鹅”不仅是对一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同样是反思和革新全球治理的契机。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不断拉响的防控警报,不断攀升的病例数字,每天都在挑动着人们的敏感神经。在这场全球“战疫”中,我们感受到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温度,见证了互助互鉴、扬长补短的合作,也同样看到了一些国家闭目塞听、抹黑甩锅的自大和虚伪。不同的画风交织,也促使越来越多人思考,新冠肺炎对于全球化究竟是巨大打击,还是再次证明困难和挑战面前,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成为孤岛,必须加强合作、共担风雨?

  病毒肆虐,在隔离防护的现实需求下,疫情的确被不少人视为全球化的负面效应,民粹主义、种族主义偏见频频出现在一些政客的大嘴聒噪中。可揆诸现实,在全球抗击疫情的努力中,“地球村”的时空价值却在不断拓展。中国第一时间共享病毒基因序列,极大加快了各国诊断试剂研制、药物研发和疫苗研发进程;中国同德国卫生部门密切合作,快速识别、隔离德国境内新冠病毒感染者;“口罩荒”“医用物资供应不足”,各国开足马力生产,互通有无……不难看出,人类打赢这场全球“战疫”,离不开互联互通、团结互助。对立与封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甚至连最基本的口罩问题都解决不了,只有各国携手、合作开放,才是历史潮流所向。

  合作还是对抗?开放还是封闭?风云变幻的时代,分歧、疑惑其实一直存在。但席卷全球的疫情,让世界无比真实地看到,在自然面前,人类始终渺小;在灾难面前,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发展总会与问题相伴,全球化当然不会一帆风顺,但这一进程中出现的风险只能通过对全球治理的良性变革来加以应对。逆流而动、“关起门来”只会给发展设置更多障碍。这恐怕也是为什么某些国家高筑贸易壁垒、大搞科技霸凌,迟迟无法达到预期目的的深层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突如其来的“黑天鹅”不仅是对一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同样是反思和革新全球治理的契机。

  当世界站在十字路口,为何去何从迷茫时,中国一直在给出自己的方案。就拿这次疫情来说,世卫组织专家一直推崇、赞赏中国防疫行动。诚然,每个国家的国情制度各异,应对之道不尽相同,没有什么标准答案,但透过“真正意义上的团结”“公开、透明、负责任”等一系列积极评价,却不难看出“中国方案”的价值内核——和衷共济、共同战斗。对内,中国人勇敢“逆行”、坚守“防线”、默默“守望”,平凡个体的点滴行动,汇聚成坚不可摧的英雄伟力;对外,中国人积极共享科研信息,第一时间派出专家指导,尽心尽力向各国捐赠、供给防疫物资。正如有外媒所言,随着疫情进一步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中国的形象正从“作为致命冠状病毒疫情的中心,转变为有能力帮助遭受重创的地区抗击这种疾病的全球专家”。这种转变,不仅在于世界愈发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宽广胸怀和不屈精神,更在于那些心心相通、命运与共的生动故事,彰显了命运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力量。

  纵观历史,危机和人类进步总是密切相关。每一次危机过后,往往激发出人类合作的澎湃动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通过缔结多边条约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经济全球化得以再次加速;协力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代表更广大国家利益的G20应运而生,个别西方国家再也难以垄断一切国际事务。在一次又一次共克时艰的努力中,人们愈发明白团结向善才是国际主流,和谐共兴才是全人类的朴素心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在共同抗击天灾人祸的战役中得到共振与升华,激发起更原始、更深沉的前行力量。

  今天的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在持续深入推进,但也呈现出速度放缓、格局分化等新特点。另一方面,不少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过往的事实证明,西方推行的以新自由主义和所谓“华盛顿共识”为指导理念和实践模本的全球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全球治理,确实在逐渐式微。现在的国际问题和挑战,不仅靠一两个国家已经无法解决,相反个别一意孤行的守成大国还很可能成为全球发展的绊脚石。当此之时,优化和革新全球治理,就必须沿着全球化的轨道,拿出更多公平的、普惠性的公共产品,让国际秩序能够兼顾到各个国家的诉求,引导好整个世界的合作。长远来看,这恐怕是新冠肺炎疫情带给全球治理的一大启示。

  “瘟疫在古代是坟场,在近代是战场,在当代则是考场。”这是非典期间出版的《人类瘟疫报告》中的一句话。大考当前,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和衷共济、补齐短板,我们就一定能战胜病毒,推动全球治理更上层楼。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晁星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