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 
张亚中:写两岸和平 开统合时代
http://www.CRNTT.com   2010-07-07 00:52:52


 
  2009年5月1日,当时的日本驻台代表斋藤正树不甘寂寞地又抛出日本政府长期的观点,发表了“台湾地位未定论”的看法。斋藤这个看似不友善,但却是反映日本政府心态的谈话,自然引起了台湾内部的高度关切。李登辉拍手叫好,民进党也认为言之有理,国民党的态度基本上是不满,但是也并没有强硬的反应。

  斋藤的谈话让我决定从台湾这十几年政治立场的转变切入,谈谈台湾到底是如何看待自己对于未来的选项,是统?是独?还是根本拿不定主意,完全是“边走边看,等着瞧”的政策心态。〈从“台湾地位未定论”到“台湾前途未定论”〉一文在《中国评论》2009年6月的发表,其目的在探索国民党对于台湾未来前途论述的改变缘由与过程。

  冷战前期,美国一方面与“中华民国”维持外交关系,但是另一方面却对“中华民国”这个“友邦”所拥有的台湾持“台湾地位未定论”,这当然是国际间少有的事。一直到1972年的上海公报,美国正式放弃了“台湾地位未定”的主张,接受台湾是属于中国的一部分,只是没有清楚说出属于两岸的哪一个中国政府。在冷战期间,两岸进行的是代表权的争夺,台北与北京均视统一为唯一的选项,差别在于谁统一维。这段时间,台湾前途只有一个选择,就是追求统一,而且是要统一大陆。

  一直到1991年的国统纲领,台北仍然将统一做为唯一的前途选项,但是在实际的政治行为上,自1994年起李登辉开始,已经弱化了统一选项的正当性。到了1999年提出“特殊国与国”,2002年陈水扁提出“一边一国”,台湾在走一条“宪法统一”、“政策独台”、“行为分离”的相互矛盾道路。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 


    相关专题: 中评社专论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