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 
张亚中:写两岸和平 开统合时代
http://www.CRNTT.com   2010-07-07 00:52:52


 
  2008年5月国民党重获执政,为了庆祝新政府的上任,台湾大学特别举办“台大对新政府的期许”研讨会,我负责撰写两岸与外交部分,以“外交与两岸的互动:进取性的蓝海战略”为名,提出了“不挑战民族主义与‘一个中国’、从‘一中各表’过度到‘一中同表’、相关事务成立共同体、建立全球华人公民社会”四个观点。《中国评论》随后在6月号刊登了这篇国是建言。这篇建言包括了我长期主张的“整个中国”、“统合共同体”、“一中同表”等概念。

  马英九执政以后,一个新的两岸关系阶段重新开始,但是从李登辉开始形塑的两岸关系深层结构并没有动摇。民进党的台独路线虽然已经挫败,但是变形为“台湾主体性”诉求的“台独”或“独台”主张却仍是方兴未艾,台湾民众对于两岸的认同并没有因马英九执政而增加,反而有更加断裂之趋势。两大主要政党思考与宣扬的是如何强化台湾的主体性,却排斥两岸共有主体性的可能。马英九在这个问题上的表现也有些左支右绌,无法提一套两岸和平发展的大论述,致使两岸大方向不明确。执政的国民党仍然拥抱1992年的“一中各表”或“九二共识”,全然不去理会国际、东亚、两岸、中国大陆、台湾内部都已经有了新的改变,那近二十年前的东西,如何能够成为新时代的论述?

  2008年10月,本人在《中国评论》发表了〈两岸和平发展基础协定刍议〉一文,这也是我有计划将两岸关系的理念与论述向海内外华人介绍的第一篇。这次我以“动态的写作方式”构思与撰写,即虽然我也已有整套的架构,应该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但是仍然希望随着时间的进程,一边有计划的撰写、一边随时与其它先进讨论做补充修正,一边观察时事做论述的佐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 


    相关专题: 中评社专论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