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 
张亚中:写两岸和平 开统合时代
http://www.CRNTT.com   2010-07-07 00:52:52


 
  2010年春节期间,我与联电荣誉董事长曹兴诚先生就其《两岸和平共处法》与联合报就“一中同表或一中各表”才是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石等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辩论。3月中旬,两岸统合学会将这些辩论集结,以《一中同表或一中各表》为书名出版。这些辩论的背后,其实牵涉到我们如何看待两岸关系的现状,以及如何期待两岸关系的发展。简单地说,我与他们的差别在于要用什么态度去面对两岸关系的问题。

  不同的理论其实蕴藏着不同的思路与不同的期待。对一个期待台独选项或是只想到军事安全的人,必然会选择现实主义的思维,因为他们认为没有武力、没有美国的介入,台湾的安全就没有保障,也不可能确保台独的成功,因此,他们言必称国家“主权”与国家安全。对于在两岸关系上只愿意谈经济而不愿意谈政治的人来说,国际关系的新自由主义是最容易拿来引用的理论,因而他们强调的是“互利”、“双赢”、“先经济、后政治”,他们的理由是经济互赖必然可以自动外溢到政治。对于希望两岸关系能够稳定和平发展的人会了解到,如何建构两岸的认同是多么的重要,因此,他们会从社会建构主义来找寻可以立论的依据。

  2010年4月《中国评论》刊登的〈两岸和平发展的理论探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撰写,这也是本书一系列文章中的倒数第二篇,希望从理论面为“一中三宪、两岸统合”提出的原因与考量做一个全面性的理论论述。

  我们可以借用国际关系的(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社会建构主义三个理论来分析两岸关系。在处理两岸关系时,现实主义的概念很重要,不可忽视,但是现实主义的方法是不足取的。新自由主义的理想非常好,其方法也值得采行,但是应用在两岸关系时,仍然有其不足之处。新自由主义对于两岸来说,是个必要条件,但却不能成为一个充分条件。至于社会建构主义所强调的认同,则是两岸能够达到长久和平,最终迈向统一的充分条件,没有共同的重迭认同,不要说统一,连现在的和平发展都会变得脆弱。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 


    相关专题: 中评社专论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